「棕棕」因活潑親人,於2020年被前市長林智堅認養為新竹市犬,不僅多次出席公開活動,更被稱為「市府代言人」,不過卻被網友發現列在收容名單內,疑似遭到棄養。對此,高虹安澄清,棕棕在自己上任市長時就沒看過,約在2021年由前市府送回動保所,消息曝光後林智堅臉書遭網友灌爆。
對此,楊玲宜在原PO文章回應指出,棕棕因咬傷記者,才會被安置在動保所,卻被網友以「曾經市府犬」讓大眾產生誤會,「會攻擊的毛小孩,需要被訓練,不只有愛心這麼簡單而已」。楊玲宜也說,理解版主的初衷與好意,但用字遣詞不當讓大家對小智市長誤會,「真的也是莫名其妙」。
不料,楊玲宜的說法不僅沒有滅火,反而引起大批網友不滿,被挖出她不僅曾力挺林智堅論文案,更遭資深媒體人黃揚明與吳子嘉質疑是「論文槍手」,與另一位陳姓助理接力代筆完成林智堅的論文。
黃揚明曾批評,楊玲宜曾在個人臉書感性寫下「都快忘了上回靜靜凝望著台北的藍天是何時,託老闆的福,享受這平靜的一刻。關關難過,關關過」等語句,發文日期與林智堅研究計畫口試通過的日子吻合,高喊「若有不實,歡迎來告」,當時楊玲宜回應指出自己確診,對於臆測、編造子虛烏有的故事不願奉陪。
「棕棕」棄養也引起動保團體關注,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9日在臉書上批評,無論棕棕是否發生咬人事件,領養就算是承諾,尤其公部門首長更應以身作則、落實飼主的責任,「而非讓一隻曾被視為進步城市象徵,由市長帶頭做領養表率的老犬,再次成為被棄養的生命」,此事件踐踏認養不棄養的基本原則,更損及公眾對政治人物推動動物保護政策的信任,本會深表遺憾與譴責。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也指出,棕棕不是道具,更不是行銷任務完成後可下架的宣傳品,政治人物對生命的承諾,不該隨任期終止而中止。然而,無數犬隻的異常行為,比如媒體所報導的棕棕「咬人事件」,都可以透過飼主與動物的共同學習課程,讓飼主更了解動物行為、肢體語言與不同的個性需求,亦可透過犬隻的正向行為訓練,減少動物對人的不當攻擊,以促進人與動物良好互動並保障動物福利。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農業部表示,只要市府依程序完成「不擬續養手續」,法規上就不屬於棄養,但非常不鼓勵此行為。
林智堅稍早發文致歉,表示當初棕棕不適應新環境,咬傷洽公民眾,經由動保所專業評估,希望透過訓練課程減輕棕棕的壓力,目前已經陪同有意領養的民眾前往動保所。他也表示,後續沒有持續追蹤確實不夠周延,「會盡最大努力,盡快替棕棕找到適合他的家。」
林智堅道歉全文
首先,先向大家說明棕棕的近況。今早陳建名議員、劉康彥議員已陪同有意願領養棕棕的朋友一起到新竹市立動保所,接受所方獨自面談與飼主照顧課程,並親自和棕棕互動,所方也預計在下週訪視棕棕未來的生活環境。因為她本身是愛狗人士,也有豐富的養狗經驗,希望能在動保所的專業評估下盡快媒合成功。
其次,我本人誠摯向關心棕棕及動保議題的朋友們致歉,也感謝各界指導。由於當初棕棕不適應新環境,咬傷洽公民眾,經由動保所專業評估,希望透過訓練課程減輕棕棕的壓力。但我和市府同仁後續未持續追蹤,確實不夠周全與嚴謹,現在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盡快替棕棕找到適合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