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問題

2025/09/25 06:20:00
土星公民/摘自微信公眾號「公民金建國」

2025/09/25 06:00:00
局外人/情報體系觀察者

2025/09/24 06:20:00
梁東屏/專欄作家、前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

2025/09/23 06:40:00
薛化元/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2025/09/23 06:20:00
洪耀南/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榮譽理事長

2025/09/22 06:20:00
洪浦釗/東海大學中國大陸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2025/09/21 06:10:00
鄭力軒/作者1974年生,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博士,前後任職於中山大學與政治大學。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

2025/09/19 06:40:00
二戰結束已經80年,再過20年就要一世紀,國際政治板塊不知翻轉了幾回,國際關係史也被不斷的書寫、覆蓋、又書寫。若打開世界地圖,二戰前全世界有近70個國家,戰後參與聯合國憲章的國家有51個,時至今日,國家數量接近200個,等於成長了三倍之多。人民自決(self-determination)的精神,催化了人民決定自己的國家,然而,民族國家(nation-state)並沒有終結,吹著民族主義的號角,要求必須基於血緣、文化或地域的共同性成為單一的民族共同體。

2025/09/19 06:00:00
洪耀南/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榮譽理事長

2025/09/17 06:45:00
民主社會有個難解的問題,那就是面對不同意見,社會應該怎麼面對?最理想的狀況是讓多元意見自由表達、自動調節,社會最後會折衝出多數意見,就依照大家可以接受的共識而行。最糟糕的情況是社會始終無法多元對話,共識難以產生,衝突如螺旋般升高,最後以拳頭槍炮武力決定,甚至內戰解決,強者勝出,社會就跟著強者走。

2025/09/17 06:30:00
陳世民/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2025/09/16 06:30:00
洪浦釗/東海大學中國大陸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熱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