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觀點

2025/11/22 06:10:00
其實,台灣的選民不喜歡極端。不過,這二年來,台灣的各個政黨卻總是喜歡走極端。這中間的落差,應該是任何想探討台灣選舉的人最值得關注的議題。

2025/11/21 06:50:00
黃國昌找上鄭麗文說要談聯合政府,這純粹是胡說八道。台灣不是內閣制,而是(半)總統制國家,行政權的歸屬在總統選舉勝負底定的那一刻就定了,哪有你立法院置喙的餘地。黃國昌在短短幾個月內連續找上朱立倫與鄭麗文兩任國民黨主席開「高峰會」,其實只是要塑造藍白兩黨你儂我儂合作無間的印象,為自己在立法院的所作所為鋪陳正當性。這雖然是民眾黨自己的政治選擇,但就小黨運作的理論與實務來看,這樣的選擇非常值得商榷。

2025/11/20 06:50:00
何鷹鷺,雲南白族人,後來定居在湖北,她從湖北藝術學院畢業後認識擔任電梯工程師的台籍先生,於1997年26歲嫁到台灣,並在去年3月當選國民黨中常委,是首位陸配身分的國民黨中常委。何鷹鷺從不吝於表達她的政治意見,她是少數親臨今年中國九三大閱兵的國民黨要人。上個月韓國瑜、傅崐萁率團訪問日本時,她也出面嗆聲說,國民黨這些人帶團跑去日本,到底什麼意思?至於她最新的作品則是穿著印有毛澤東肖像的T恤在抖音上大談統一,狂罵馬英九「最沒用」,還說「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女兒」,宣稱自己有「祖國」當靠山。

2025/11/19 06:45:00
最近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周邊特別熱鬧,此風波來自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說,「若是狀況伴隨使用戰艦、武力,這樣的狀況就符合『存立危機事態』。政府當然也會根據個別具體狀況,綜合所有資訊做出判斷。」此言馬上觸發中國官方的膝神經,官方與官媒出腳重踹。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揚言「斬首」高市早苗,官媒《解放軍報》跟著嗆聲,「若武力介入台海,日本全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大公報》還引述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指稱高市早苗「躁進言行」,以及洪秀柱說,「台海的事,關妳日本人什麼事?」

2025/11/17 06:50:00
中華民國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連結,建立在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型補助款這3種補助款的分配上面。「統籌分配款」係由中央政府依法收取,但需強制發還給地方自治團體之國稅;這有點像是中央在全國各地方政府收了許多雞蛋(稅收),統一放在籃子裡,再依各地稅基比例、人口比例等公式計算,再發還給各縣市、直轄市的國稅款項。

2025/11/17 06:10:00
「左派」「右派」在台灣的政治版圖與經濟發展上,從來就只有模糊的面貌,台灣只有統獨之爭、鮮少左右路線的辯論。但是自從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他的團隊在全世界強力支持右派政黨,短短不到一年,原本已經升溫的左右對立急速加溫、即將沸騰。將要來臨的2026年,「左右鬥爭」可能與AI並駕齊驅,成為影響股市投資與企業布局的主題,這個警訊明確又響亮,並非危言聳聽。

2025/11/16 06:10:00
總體經濟學裡,有一派學說稱為「凱因斯學派」。學說原意為:需求創造了供給,政府應增加支出,擴大需求,繁榮經濟。「需求創造供給」之說,也能用於其他領域。最近,二件農工大事,都印證了凱因斯學派說法:核電返場,指日可待;廚餘退場,遙遙無期。

2025/11/15 06:45:00
台北市長選舉是民進黨胸口永遠的痛,從1994年陳水扁當選後,民進黨就再也沒贏過,1998年陳水扁連任失敗時,落選感言中引用那一句「對進步團隊的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為民進黨對首都市長的期待畫下句點。直到2014年民進黨與柯文哲合作,把柯推上市長寶座,最後柯文哲卻變成民進黨的恐怖情人,決裂分手後,雙方結下不共戴天之仇。

2025/11/14 06:50:00
202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為國務院各部委對外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建立法律框架。4年下來,中國制裁的名單琳瑯滿目,從美國的國家民主基金會、自由之家、人權觀察、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克魯茲(Ted Cruz)、霍利(Josh Hawley)、柯頓(Tom Cotton),國務卿龐佩奧(Mike Pompeo)、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到歐盟、英國、荷蘭、比利時、加拿大、日本的國會議員,已有100多位人士和實體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制裁」或「懲戒」。

2025/11/14 06:20:00
以前國民黨中央是個冷衙門,不過,現在不一樣了。自從鄭麗文上任黨主席後,這位新主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新聞。比如說,上週她跑去參加由「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主辦的「五○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悼念政治受難人及犧牲者家屬。

2025/11/12 06:50:00
作為一位外交官,蕭美琴創下了非常多的紀錄。比如說,她是1979年台美斷交以來第一位以官方代表形式獲邀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中華民國大使,也是過去數十年來最常出入白宮與國務院的中華民國大使。她任大使期間進出美國國會山莊如家常便飯,美國國會裡的中國工作小組開會,她就坐在時任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後來是眾議院議長的麥卡錫(Kevin McCarthy)旁邊,其活動力之強,甚至獲得《紐約時報》專文介紹,稱她是「華府最有影響力的外國大使之一」。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說:「台灣是在華府擁有最具效能的外交代表的國家之一」,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稱更讚蕭美琴,「確實帶有華府圈內人的自信」。

2025/11/12 06:45:00
副總統蕭美琴11月7日快閃比利時布魯塞爾,在歐洲議會舉行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大會發表演說,幾天後,前總統蔡英文在德國出席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發表演說,以他們的身分出訪已不容易,還能進入歐洲政治核心,傳達對民主自由的堅持與期待。這一切照例引來中共痛批。然而,本該因國家利益至上足以讓全體國人振奮,但掌聲與噓聲同時響起,褒貶共存。
熱門新聞
國際
娛樂
娛樂
娛樂
國際
國際
國際
生活
國際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