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觀點

2025/09/24 06:45:00
身為最大反對黨,上周末(20日)媒體舉辦國民黨主席參選人辯論會,場外比場內還要熱鬧,娛樂效果堪比綜藝節目。其中,眾人力拱的盧秀燕不想選,呼聲很高的郝龍斌說沒有準備因此不克參加,想參加的卓伯源被擋在門外,有參加的張亞中批評黨內喬來喬去沒有尊重民主程序。最後,羅智強、鄭麗文、張亞中等人展開辯論,主辦單位還擺了個郝龍斌的人形立牌在現場作為示意圖。

2025/09/23 06:50:00
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指稱沒有所謂的「台灣光復」這回事,這說法引來前台大校長管中閔痛批:「那些避談對日抗戰勝利,否認台灣光復,甚至還幻想自己仍是日本帝國子民的戀殖份子,就是缺乏國家認同,也無真正台灣意識的民族敗類。」

2025/09/22 06:00:00
去年12月20日,藍白主導的國會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正案。當時,藍白委員圍繞在立法院長韓國瑜身旁,修正案不斷送進來,在一片混亂中,現場的委員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表決什麼。不過,法案通過後,藍白立委歡欣鼓舞,感動莫名。

2025/09/21 06:00:00
明明股市與經濟都火熱到爆表,為何在這個時候要談「我們與衰退的距離」? 一切數字都非常亮麗,台灣股市連續6個月上漲、不斷創歷史新高、8月出口年增率高達34.1%、主計處剛剛上修全年GDP經濟增長率到4.45%,一口氣往上調高1.35%,而且今年第二季的經濟增長率竟然高達7.96%,再現1980年代那個亞洲四小龍、青春狂飆的年代。

2025/09/20 06:10:00
終於,國民黨開放領表,揭開黨主席選舉序幕。本來,兩週前就該開放領表,因強棒缺貨,找不出好料,只好延後兩週。兩週後,依舊沒多少夠材料好咖願意上場。這黨主席擂臺,打得也太沒勁兒了。

2025/09/19 06:50:00
美國在台協會(AIT)說,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二戰時期的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這些虛假的法律敘事只是北京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這近似於「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說法顯然讓民進黨人很振奮,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就接著說:「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此話一出,果然讓國民黨人群起圍剿,連「數典忘祖」、「民族敗類」、「亡國奴」都罵了出來,雙方針鋒相對,最後當然誰也沒有說服誰。

2025/09/19 06:40:00
二戰結束已經80年,再過20年就要一世紀,國際政治板塊不知翻轉了幾回,國際關係史也被不斷的書寫、覆蓋、又書寫。若打開世界地圖,二戰前全世界有近70個國家,戰後參與聯合國憲章的國家有51個,時至今日,國家數量接近200個,等於成長了三倍之多。人民自決(self-determination)的精神,催化了人民決定自己的國家,然而,民族國家(nation-state)並沒有終結,吹著民族主義的號角,要求必須基於血緣、文化或地域的共同性成為單一的民族共同體。

2025/09/17 06:45:00
民主社會有個難解的問題,那就是面對不同意見,社會應該怎麼面對?最理想的狀況是讓多元意見自由表達、自動調節,社會最後會折衝出多數意見,就依照大家可以接受的共識而行。最糟糕的情況是社會始終無法多元對話,共識難以產生,衝突如螺旋般升高,最後以拳頭槍炮武力決定,甚至內戰解決,強者勝出,社會就跟著強者走。

2025/09/15 06:50:00
讀過部編本高中歷史課本的四五六年級生,一定對開羅宣言的那張照片印象深刻。這場於1943年12月於埃及首都開羅舉行的會談裡,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並肩而坐,笑臉盈盈,會後發布的聲明指稱,包括中國的滿州、台灣與澎湖群島,戰後都應該歸還給中華民國。在歷史課本的敘事裡,這張照片代表中華民國與美國、英國與蘇俄同時躋身「世界四強」,也是台灣「回歸」中國的重要法律依據,對於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建構其統治台灣的正當性極其重要。

2025/09/15 06:00:00
4週前,〈鏡評〉以「拯救新青安首購族」為標題,呼籲政府出手打通民眾購屋貸款困難的瓶頸,這對社會、政治與金融的穩定極為重要,絕對不能等閒視之,政府必須針對特定族群「做細工」,既要安撫購屋者不安的情緒,也必須在維護金融安全、避免銀行壞帳暴增的前提下,協助實際購屋者取得貸款。

2025/09/15 06:00:00
在被羈押禁見近一年後,柯文哲終於有機會離開土城看守所,重見天日。在這段歲月裡,只要有機會,他都會對眾人哭訴他所遭受的不當待遇。這段刻骨銘心的日子讓他下定決心,日後要推動考上司法官的人先羈押一個星期的政策,讓他們嘗嘗這種睡在馬桶邊的滋味。

2025/09/13 06:10:00
法院放柯文哲,判7,000萬元交保,柯家忙著籌錢,柯P忙著思索該不該出去。本週一中午,柯文哲同意交保。他人還沒出來,外頭就一堆酸言酸語,要看民眾黨好戲,一會兒說「兩顆太陽」,一會兒說「雙核心」
熱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