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海峽強震變多 郭鎧紋:「這件事」會直接影響台灣
德雷克海峽強震變多。圖/郭鎧紋提供

|即時

德雷克海峽強震變多 郭鎧紋:「這件事」會直接影響台灣

mirror-daily-logo

2025/08/24 17:08:00

編輯:

陳儷文

南美洲與南極之間的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近來強震有增加的趨勢,台灣時間本月22日上午10時16分發生規模7.5地震,台灣中央氣象署第一時間也發布海嘯警報。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主任郭鎧紋更是在地震發生前2天就精準的預測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山有地震可能。郭鎧紋並說,德雷克海峽地震增多,會造成拉森C冰棚崩解,將導致海水面上漲,對台灣有直接影響。
郭鎧紋對鏡報表示,大約在2萬到7千年前,地球氣候突然變暖,海平面上升約130公尺,平均每年上升1公分,所以當時的人經常面對大洪水,連《聖經》裡都有記載。
7000年前至西元1880年,海平面上升約5公尺,平均每年上升約0.07公分;西元1880年至2000年海平面上升约20公分,平均每年上升約0.16公分,上升速率比之前增加超過1倍,到了西元1880至2000年,海平面上升約20公分,可能是全球快速暖化、兩極冰川崩解造成的,特別是男及半島拉森A冰棚已於1995年1月崩解消失,拉森B冰彭于2008年崩解,至於拉森C冰棚已出現裂縫,在可預見的未來內,也會崩解消失。郭鎧紋說:「南極半島冰棚崩解可能與該區域地震變多有關。」
郭鎧紋說,南極現在正在向北移動,有研究顯示南極冰蓋流失,整個南極冰蓋崩裂出來的冰山順著洋流漂流、匯聚,然後向北流入斯科舍海(Scotia Sea)。
FotoJet (16)_2025-08-24.jpg
南極正在向北移動。圖/郭鎧紋提供
郭鎧紋指出,當冰川崩解,地殼下方流動性的「地函」沒有上面的冰塊壓住,不僅地殼會上升,讓地表的壓力減輕,地函也會受到影響,地震會變多,也有火山爆發的可能。
郭鎧紋表示,拉森A冰棚、拉森B冰棚崩解造成德雷克海峽地震增加,全球暖化讓德雷克海峽地震增多,拉森C冰棚未來崩解,海平面上漲,對台灣有直接的影響,低窪地區更加容易淹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