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燿平在臉書粉絲頁提到,華人和歐美同事相比之下,日文能力會比較差,而且常常不使用公司規定的溝通工具,不管怎麼提醒,還是習慣用 LINE 或電話來處理工作。這讓秋山燿平相當不能理解,因為他覺得華人和日本明明文化上應該比較接近,為什麼工作起來卻會有障礙呢?
秋山燿平認為最大的原因是「日文因為學起來相對容易,所以沒深入學就開始用來工作了」。他解釋,日本企業在招募外國人才時,通常會要求「日文能力試驗N1或N2以上」,但是對華人和歐美人來說,N1的意義完全不同。
對華人而言,漢字是最強大的優勢,很多華人即使沒有真正達到商務所需的程度,也能考過N1,所以如果是面試不會被問到太專業的問題,也很容易過關,幾乎可以申請任何公司。相對歐美人來說,N1是一道非常高的門檻,歐美人在學習日文時,會自然的把商務溝通能力、日本商業習慣的理解一併培養起來。
秋山燿平認為,華人在日本企業用日文工作時,應該要經常提醒自己:「或許我的日文實力其實還不足,只是靠漢字優勢才考過了N1」,所以得到工作之後更應該要持續加強日文能力。如果反過來認為「我都N1合格了,不是我的問題,而是對方理解力不足」,那麼在職場上就會衍生出許多問題。
他以自己為例子,雖然自己有中文、韓文的最高級檢定,但要說能在工作裡熟練運用的話,其實完全不夠格,「如果有一天我必須在台灣公司用中文工作,那必然需要付出血淚般的努力」。
秋山燿平說,華人和日本人都是「漢字文化圈」的人,因為能夠很輕易地理解對方語言的「大概」,所以往往忽略了「深入理解」的重要性。他本身也常常提醒自己這一點,希望學習語言的人都能保持「持續學習」的心態,大家一起努力。
網友看後紛紛留言表示「是的,就算N1合格真的也只是懂基本日文,我覺得還需要考過BJT(商用日文檢定)進日本企業上班會比較好」、「還有一點,台灣人很隨興,搞不好會認為日本公司這樣要求很龜毛。民族性雖也類似,但台灣人沒有日本人嚴謹」、「之前聽一個網友說法:N1程度就是日本高中生的國文」、「其實也因為中文跟日文漢字很像,所以更容易混淆、搞錯」、「罵到我了,N1過了也是不會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