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幫花蓮「不要現在一窩蜂去」1個月後還需要人力 !他列7點:撐起災區生活秩序
想幫花蓮「不一定要現在去」!政府正在撐起災區生活秩序。圖/國防部發言人FB

|即時

想幫花蓮「不要現在一窩蜂去」1個月後還需要人力 !他列7點:撐起災區生活秩序

mirror-daily-logo

2025/09/30 11:29:00

編輯:

陳儷文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堰塞湖9月23日潰決,造成至少18人不幸罹難。這次連假,來自全台各地的志工化身「鏟子超人」前往災區幫忙災民恢復家園。不過「鳳梨王子」楊宇帆卻以自身經驗說,不一定要急著現在去花蓮,就算1個月後再去,災區依然需要人手。另外,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也發文說,中央各部會投入救災,撐起了災區的生活秩序。台灣足球發展協會理事長石明謹則說,粗略估算,目前大致完成1/3,但是還沒清到的表示清理更困難。
石明謹說,連假結束,但災區依然需要鏟子超人,粗略估算,目前大致完成650/1800的清理,數字上是1/3,還沒清到的表示清理更困難。他呼籲志工朋友請盡量自備補給,在光復火車站出口也可以領取口糧、飲水,便當配送有時沒辦法給到每一組志工人員手上,既然要來幫忙了,一兩餐吃簡單一點忍一下也無妨,有便當最好,沒有也不要一直要求送便當,那其實會增加人力消耗跟管理困擾。
雖然場面有時有點混亂,但是絕對需要人力,有人批評部分志工在現場沒幫上什麼忙,幾個小時鏟不到幾桶泥土,我說過了,只挖一桶也是幫忙,只要不是去現場造成困擾(吵著要吃雙主食便當、不依照工作分配亂跑),甚至是犯罪行為(跟災民要錢、進屋內搜括財物),都會是幫助。
他還提醒大家要量力而為,對體能有信心的,可以跟志工中心要求前往遠一點的部落,真的什麼都不會的,拿個小鏟子幫住戶清理細部,或是幫忙送餐送水也可以。「志工們都是超人,但不用做超人的事,第一優先是照顧好自己,第二是不要造成困擾,第三是能幫到任何一點點都是好事,不用怕酸民批評。」
楊宇帆說,自己身為一個八八風災1個月後,才前進災區的鄉民,分享幾點經驗。
  1. 台灣人愛一窩蜂,但不持久:台灣人很有愛心,但也容易淪為濫情,一窩蜂的人力擠進災區,沒法做很完善的人力分配,當年自己1個月後才去災區,媒體其實都已經退燒,但他到了比較邊緣的區域,看到災民家裡都還是很多泥沙,這是因為資源過度集中,「不見得要現在去人擠人,相信我,1個月後再去,依舊有幹不完的活,到時候,會知道哪邊更需要人力」。
  2. 細清是最最最煩的:就跟搬家一樣,最後的收尾最惱人,總有一種怎樣都收拾不完的錯覺。災後初期,很多東西可以靠器具,或是人力碾壓的方式處理,加上政府資源挹注。但最後的收尾,媒體可能不再關注,熱血的民眾也告一段落,只剩下當地人收拾殘局,那時候再去參與,也不遲。
  3. 身體練好再去:有熱情很好,但也請先衡量自己的身體條件,否則去了可能只會變成負擔。
  4. 不要亂吃檳榔:之前去救災,部落老人家為了感謝,就請楊宇帆吃檳榔,說可以提神,楊宇帆入境隨俗不疑有他,原住民長輩不會騙人,結果吃完就心悸頭暈,直接戰力外,救人的反而蹲在路邊被救
張育萌則說,現在從無人機送藥,到凌晨的工兵架照明燈挖水槽,中央各部會把一件件看似零碎的小事,撐起災區的生活秩序。
  1. 國防部已經調派 2,500 位國軍,投入救災。工兵部隊開著照明燈車,在夜晚時也有光源,加速清淤。救災工作實在非常高強度,為了讓災區「不間斷」清淤,國防部會開始「兵力換班」。
  2. 很多災民的廁所管線已經塞住,對災民和志工來說,上廁所都是個難題,環境部架設流動廁所,從31座增加到150座。
  3. 「鏟子超人」仍在持續湧進花蓮光復,為了讓所有超人都發揮力量,中央協調所在光復車站設「志工分配站」,難以抵達的地點,國軍也協助載志工前往;讓偏遠的地方,也能有鏟子超人進駐幫忙。
  4. 衛福部協調花蓮醫院、北榮玉里分院和國軍花蓮總醫院等,在居民有需要的時候,可以通訊診療,甚至提供送藥服務,並成立「無人機送藥團隊」。
  5. 水利署用重機挺進馬太鞍溪下游,開挖深水槽,重建穩定的水流主道,將馬太鞍溪成功引流改道。
  6. 光復鄉平常每天的用水量是4000噸,現在自來水公司已把供水量提升到6000噸。
  7. 自來水公司也宣布,災區9月和10月都不用收水費。
張育萌說,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災民在中秋節前可以回到正常生活,也希望讓居民和鏟子超人們,有廁所、有藥、有住宿、有路可以走,慢慢撐起生活秩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