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車上特別容易入睡?
- 低頻振動=搖籃效應
車子行駛期間總是伴隨輕微的震動,更有研究證實這些低頻振動能在15分鐘內讓人明顯變困,比發呆更容易入睡,就像是「行動嬰兒搖籃」。
- 二氧化碳濃度太高
車子是較小的密閉空間,而且通風頗差,只要車內乘客一多,二氧化碳濃度就會飆升,導致車內的人容易頭昏腦脹、昏昏欲睡。
- 大腦感覺衝突
坐車時前庭會覺得「我在動」,眼睛卻告訴大腦「我沒動」,這種矛盾訊號讓大腦疲於奔命,結果導致腦子過勞,困意上頭。
- 肌肉也在「默默加班」
車子晃動時,腰背和下肢肌肉需要不停調整來維持平衡,久而久之導致血液循環變差、肌肉痠脹,身體只想趕快休息。
- 心理放鬆後切換睡眠模式
車程是一般生活中少數「不用想、不用做」的時刻,環境因素再加上心理鬆懈,大腦就更容易自動進入休眠狀態。
重症醫師黃軒也提醒乘客,若是想睡好,可以準備眼罩、耳塞、頸枕等物,讓車程舒服一些,若是想和駕駛都保持清醒,可以開窗通風,或是路途中停在休息區或加油站起來走動、做腳踝小運動。黃軒醫師也提醒司機,若是長途車程,最好開車2小時後休息1次,開車時間最長別超過連續4小時,因為疲勞駕駛占車禍原因的2%至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