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童感染愛滋病!斐濟爆出「藍牙輸血」共用針頭危機 專家:病例恐雪崩般增加
斐濟因「藍牙輸血」造成愛滋病傳染迅速。示意圖/Pixabay

|即時

10歲童感染愛滋病!斐濟爆出「藍牙輸血」共用針頭危機 專家:病例恐雪崩般增加

mirror-daily-logo

2025/10/07 16:14:00

編輯:

陳儷文

奈塔拉( Sesenieli Naitala)是斐濟倖存者倡導網絡的創辦人,她說自己看過年紀最小的愛滋病毒感染者只有10歲。斐濟是一個人口不到100萬人的南太平洋小國,但過去5年來,已成為世界上愛滋病疫情成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BBC報導,奈塔拉2013年首次創立斐濟倖存者倡導網絡時,這名10歲的小男孩根本還沒出生,2014年,斐濟感染愛滋病毒的人數還不到500人,但是到了2024年,感染人數卻飆升到大約5900人,增長了足足有11倍之多。同年,斐濟記錄了1583例新病例,比5年平均值增加了13倍。其中,15歲或以下患者41例,而2023年僅11例而已。
奈塔拉說明,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吸毒,那名10歲就感染愛滋病毒的男童,就是在新冠疫情期間,在街上與旁人共用吸毒的針頭,才會感染,而共用毒針頭的年輕人非常多。
這些爆增的感染人口,讓斐濟的衛生和醫療服務部長1月宣布爆發愛滋病疫情。9月底時,衛生部助理部長拉武納瓦(Penioni Ravunawa)預估,到了2025年年底,斐濟可能還會新增超過3000例愛滋病感染者。他說,這是一場全國性的危機,而且沒有減緩的跡象。甚至有專家表示,這些都只是官方的數據,事實上感染的規模可能更大、人數更多。
報導指出,斐濟愛滋病毒流行的根本原因是吸毒、不安全性行為、共用針頭和「藍牙輸血」(bluetoothing)的急劇上升趨勢。「藍牙輸血」指的是靜脈注射毒品者在吸食毒品後抽出自己的血液,然後注射到第二個人體內,而第二個人可能又會對第三個人做同樣的事情,以此類推。
非政府組織「斐濟禁毒」的CEO沃拉塔布(Kalesi Volatabu)說,她曾親眼目睹這種事情發生,去年5月,她每天清晨在斐濟首都蘇瓦散步,為街頭吸毒者提供支持和教育。有一天,她拐過一個街角,看到七、八個人擠在一起。沃拉塔布說:「我看到了帶血的針頭,其中一名年輕女子已經注射完畢,正在抽血,然後其他人排隊等著被注射,她強調:「他們不僅共用針頭,還共用血液。」
南非和賴索託也有藍牙輸血的問題,這兩個國家是世界上愛滋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奈塔拉、沃拉塔布兩人都說,藍牙輸血近年在斐濟已經流行起來了。她們解釋,這種作法之所以會普遍化,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便宜」,因為可以多人湊錢買一劑毒品,然後互相分享;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只需要一支針筒,非常方便。
在斐濟,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贊同推出「為吸毒者提供清潔注射設備」的計畫,以減少愛滋病透過血液來傳播,但事實上,在這個高度宗教化和保守的國家,實施針筒計畫是充滿挑戰的。斐濟吸毒的方式和其他大多數國家不同,他們主要透過靜脈注射的方式吸毒。
沃拉塔布表示,針頭和注射器發放點都嚴重短缺,這助長了共用針頭和藍牙輸血等危險行為,並要求非政府組織一起承擔分發注射器和保險套的責任。
報導指出,過去15年來,斐濟已成為太平洋地區主要的冰毒販運中心,並且在群眾之間蔓延開來,發展成為一場危機,就像愛滋病毒一樣,最近被宣佈為「國家緊急狀態」。
斐濟最新的國家愛滋病毒統計數據顯示,注射毒品是最常見的愛滋病傳播方式,佔所有病例的48%;性傳播佔所有病例的47%,而母嬰傳播被認為是大多數兒科病例的病因。
BBC採訪的每個人都一致認為,缺乏教育是愛滋病流行的核心因素。但奈塔拉說,隨著民眾對愛滋病毒危害的認知不斷提升,「藍牙輸血」在她看來已經不再那麼受歡迎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愛滋病毒檢測並尋求治療,但外界仍然擔心官方公佈的病例數字只是冰山一角。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太平洋地區安全中心主任桑托斯(José Sousa-Santos)說,一場風暴正在醞釀當中,他說:「斐濟的愛滋病危機牽動著社會各階層和政府的神經。」不是只有眼前的危機,還有多年之後的情況,以及斐濟匱乏的資源。他認為,斐濟關於護理、分發和獲取愛滋病治療藥物的能力根本不存在,也無法應對這些情況。
自今年1月粉劑宣布疫情爆發以來,政府一直致力於愛滋病毒監測,並提高解決可能病例漏報問題。一份報告點出重點,「透過協調良好的國家應對措施解決這些緊迫問題,對於扭轉斐濟愛滋病毒流行的趨勢至關重要。」
這份報告還指出,人員短缺、溝通問題、實驗室設備挑戰以及愛滋病快速檢測和藥物缺貨正在影響篩檢、診斷和治療。再加上斐濟數據收集速度慢、困難且容易出錯,這阻礙民眾瞭解斐濟愛滋病毒流行的程度以及疫情應對的有效性。所以桑托斯預測,未來會有「雪崩」般的病例出現。
桑托斯說,現在看到的是雪崩的開始,但完全無法被阻止,因為感染已經開始發生了,民眾在未來2、3年內也不會主動去做檢驗,這讓他感到無能為力,他說:「無法阻止過去1年已經發生的感染病例,以及現在正在發生的感染病例。這才是真正可怕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