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戰升溫!中國擴大管制 經濟部:對台晶片直接影響有限
中國管制擴及AI與14奈米晶片製程,市場憂心高科技製造成本飆升。台灣經濟部啟動多元採購與回收技術應對。圖/翻攝中國稀土集團官網

稀土戰升溫!中國擴大管制 經濟部:對台晶片直接影響有限

mirror-daily-logo

2025/10/12 22:35:00

記者:

陳宏銘

中國10月9日宣布再度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引發全球供應鏈警戒。對此,經濟部回應,台灣半導體所使用的稀土產品主要來自歐美與日本,直接影響有限,但將持續關注原料價格與供應鏈變化。經濟部也提醒,此次措施恐對電動車、無人機等產業造成壓力,未來將推動稀土替代技術與多元採購,以確保產業穩定。
自今年4月起,中國已對釤、釓、鋱、鏑、鎦、鈧、釔等7種中重稀土及其永磁材料實施出口管制。這次再進一步新增銪、鈥、鉺、銩、鐿等5類金屬與相關製品,同時擴大最終用途範圍,涵蓋14奈米以下邏輯晶片、256層以上儲存晶片,以及相關半導體生產與測試設備,甚至人工智慧等具潛在軍事用途的研發項目。未來這些項目都將需逐案審批。
外界最關心的焦點在於,是否會影響台灣晶片生產?經濟部表示,本次中國禁令所列稀土種類與台灣半導體製程所需材料不同,目前影響有限。國內使用的稀土產品主要來自歐美與日本,供應相對穩定。
不過,釤、鋱、鏑等稀土是永磁馬達的關鍵材料。自中國4月啟動管制後,全球市場已出現交貨延遲與價格上漲情況。經濟部指出,此次再度擴大管制,恐將對電動車、無人機等產業的全球供應鏈帶來新一波壓力。
經濟部也提出應對方案,將透過科專計畫協助業者開發稀土替代與回收技術,同時推動多元採購與國際合作,確保關鍵礦物供應穩定,維持台灣產業鏈的安全與韌性。不過,從川普宣布可能調整對中關稅政策、美股科技股應聲下跌的反應來看,稀土管制確實對全球晶片供應鏈造成不小壓力。
例如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的光刻機與極紫外光刻機,在磁懸浮系統與高精度雷射模組中皆需使用稀土。除了半導體設備,晶圓製造過程中的拋光研磨劑、電晶體防漏電添加劑,以及電動車、飛機引擎、軍用雷達等高科技產品,也都仰賴稀土材料。長遠來看,影響深遠且不容忽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