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美採購66架F-16V仍「一架未到」 國防部曝:美方每日20小時全力趕工
我國向美採購的F-16V戰機,首架雙座機今年3月已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廠區出廠,現共有2架原型機出廠,但皆未運抵台灣。(圖/翻攝自南卡製造業聯盟主席莎拉・哈札德X)

我對美採購66架F-16V仍「一架未到」 國防部曝:美方每日20小時全力趕工

mirror-daily-logo

2025/11/02 15:00:00

記者:

李奇叡

我國編列超過2472億元預算,向美採購66架F-16V戰機,原擬2023年就要交付首批,如今卻仍「一架未到」,明年能否全數交機也有變數。國防部最新報告指出,美方已採2班制20小時,全力趕工,我方會持續加強各項履約督導作為。
我國2019年11月通過《中央政府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案》,2020年起分7年度編列2472億2883萬元,向美國採購66架F-16V戰機。起初交機規畫,為首架F-16V戰機於2023年初交機,共分4年,至2026年底全數完成66架交機。
不過,美方2023年便告知首批新機出廠時間在2024年底,交機時間為2025年中以後;當時立院曾為了爭取時效,加速審議通過特別預算,豈料美方仍延宕交貨。後續首批戰機改為今年第4季交機抵台,不過生產進度依然緩慢,至今一架都沒到。
空軍司令部參謀長李慶然中將近日備詢時,被問及是否要改為明年開始交機、並全數交貨時,回應「評估風險相當高」;國防部長顧立雄也說,台美雙方一直持續舉行相關管制會議,在延宕武器裝備交付上都有緊密溝通,預期到明年會有交付,不過要交付完畢「確實有挑戰性」。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明將邀請顧立雄針對「近年國軍各項軍事工程落後及軍、商購案延宕原因分析及具體應處作為」進行專報並備詢,相關書面報告今已送至立院。
報告中指出,F-16V戰機原規劃於明年全數飛返,惟受產線搬遷重啟及供應鏈中斷等複雜因素影響,產生交運風險,美方已採2班制20小時全力趕工,我方持續加強各項履約督導作為。

國防部:對美軍購共25案 1案超前、3案延宕

另外,該報告也明確指出,我對美軍購案共計25案,執行進度區分為進度超前、正常、延宕等3類,進度超前為「海馬士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案,原規劃2027年交運之第2批18套發射系統,將提前於2026年第4季交運。
進度延宕的軍購案,包含F-16V在內共3案,另為「AGM-154C飛彈」、「MK-48重型魚雷」等。美方2017年同意供售AGM-154C飛彈,原規劃於2025至2026年全數交運;惟因採購最新構型,須重啟產線、備料及系統發展整合,規劃於2027至2028年全數交運。
MK-48重型魚雷部分,則是我國自2018年至2028年向美採購24枚重型魚雷與4枚操雷,原規劃2023至2026年完成交運;惟受供應鏈中斷與重啟產線等因素影響,數度調整交運期程,規劃於2026至2028年全數交運。
國防部表示,針對所有軍購案,均由台美雙方透過各式會議嚴密管制,並依產製情形要求美方修正付款期程,避免在裝備未交運時過早付款,確保權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