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選秀小年」的評價,統一獅總教練林岳平認為,「小年」的說法反映的是選手名氣落差,而非真實能力的缺乏。「是不是能補進球隊所需,能不能培養成球隊想要的樣子,才是選才的核心。」
味全龍總教練葉君璋則表示,今年選秀前段順位確實缺乏特別突出的選手,但從第三輪之後的整體素質與往年差異不大。「主要還是看選手的能力,打很好、球很快的,那幾個就比較容易被看見。」
根據《自由時報》訪問基層教練相關報導,平鎮高中總教練吳柏宏坦言,帶隊十多年,像今年這樣「突出選手較少」的情況非常少見。他預估,優秀的高中球員可能在前兩輪就被選光,讓球團進入後段輪次後面臨選才難題。
另一方面,鶯歌工商總教練王傳家則認為,2020至2024年間青棒強打豪投湧現,反而「今年才是常態」,東石高中總教練曾翊誠則分析,疫情與少子化影響選手參賽場次與成長時程,加上羽球、籃球等室內運動吸引力提升,使得棒球運動人口被分食,也讓大物級球員數量下降。
從旅外選手回歸稀缺、青棒新秀量縮,本屆選秀被視為「小年」,反映的或許不是人才斷層,而是「期待」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根據中職聯盟公布報名選秀名單,今年仍有多位話題選手報名選秀,包括平鎮高中捕手江庭毅、台東體中游擊手朱盟、西苑中學投手王奕翔、普門中學捕手張育豪、穀保家商外野手劉承佑與平鎮高中投手哀宥宇等人,顯示人才深度雖不深,但具備養成潛力的新秀仍遍布各守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