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
2025/08/01 17:57:00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立法院會7月11日表決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所提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明定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天(1日)表示,行政院於22日收到立法院函文,在《憲法》規定10日內期限7月31日前,經研議後決定不移請立法院覆議,總統賴清德已於8月1日公布。

即時
2025/08/01 15:34:00
行政院日前刪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636億,引起地方縣市首長跳腳,歷經1個月協商期且朝野無共識,民眾黨立院黨團提案,建請立法院作成決議。立法院會今天(1日)在藍白人數優勢下通過,決議行政院應立即足額撥付一般性補助款給地方政府。值得一提的是,投票時民進黨立委李柏毅在場但未投票,意外引起討論。

即時
2025/07/31 13:30:00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因委員人數不足,加上立法院先前否決委員名單,逾一年未召開委員會議,導致許多重大決策無法拍板定案。對此,行政院今(31日)公布新提名人選,包括包括成大資訊所特聘教授蔣榮先、東吳法律系教授程明修、政大廣電教授黃葳威以及世新傳播管理助理教授羅慧雯。

即時
2025/07/31 11:40:00
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將於8月1日到期,隨著日本、南韓等國家的最終關稅稅率陸續出爐,而台灣與美方談判仍陷入膠著,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目前有消息傳出台灣可能也會落在15%,但須另外投資美國3000億到4000億美元。對此,國民黨立委陳玉珍今(31日)受訪時表示,政府若拿出4000億元投資美國,等於要把整整4年的總預算全部丟到美國,況且台灣還送了台積電、投資天然氣管道110億美元,每年還有高達9000億台幣的軍購,等於把中華民國所有資源都貢獻給美國,「為何政府不是讓台灣偉大,而是一直讓美國偉大?」

即時
2025/07/31 06:50:00
台灣已進行過8次總統大選,每一次總統選舉闡述了主權在民的深意,也用以抵抗中共宣稱對台灣擁有主權的宣示;所以,許多人都將總統直選入憲視為前總統李登輝對台灣最大的功勳之一。只是,總統直接民選固然對台灣民主轉型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也徹底地改變了中華民國的憲政架構與制衡設計。當時為了完成直選工程所做出的若干妥協,在30年後陸續浮現問題,其中若干便宜行事的設計甚至成為如今台灣朝野政黨攻伐不斷、勢不兩立的制度根源。

即時
2025/07/29 15:14:00
立法院於去年12月表決通過《財劃法》,事後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爆料,當晚有4位民進黨立委不在場,才導致表決輸了,更點名民進黨立委許智傑等人與新潮流系大老吳乃仁餐敘,遭對方提告妨害名譽,今(29)日下午3點,黃國昌以被告身分現身台北地檢署開庭,痛批許智傑「心虛、敢做不敢當」。

即時
2025/07/29 06:50:00
在討論普發現金1萬元該不該發之前,再來複習一次《憲法》是怎麼說的。《憲法》第70條說:「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意思是立法院不可以提出增加支出的「預算案」。大法官釋字第264號與391號解釋說:「立法院不得在預算案之外以委員提案方式為增加支出之提議。」意思是立法院也不能提出增加支出的「法律案」。第391號解釋理由書進一步說:「對各機關所編列預算之數額,在款項目節間移動增減並追加或削減原預算之項目,實質上變動施政計畫之內容,造成政策成敗無所歸屬。」意思是,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除了刪減,其他動都不能動。

即時
2025/07/28 16:37:00
全台歷來最大罷免案落幕後,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今天上午(28日)偕同時代力量新竹市議員林彥甫、蔡惠婷赴立法院前舉行記者會,呼籲朝野立委盡速審查《兒童托育服務法》,強化托育監管,補上制度最後一道防線。王婉諭表示,保障兒童托育安全是刻不容緩的政策任務,別再讓家長與孩子等待,甚至等到下一起悲劇發生。

即時
2025/07/28 16:28:00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表示,如果立即釋放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接受國會改革案三讀通過的事實、儘快通過代孕法案,白綠就可重建關係,開放議題合作。對此,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台灣社會很難接受破壞司法獨立。

即時
2025/07/28 12:10:00
全台首波大罷免最終以失敗收場,各界掀起檢討聲浪,不少在野立委要求內閣改組,更有人認為面臨行政立法對立僵局,總統賴清德應邀請在野黨組成聯合政府。對此,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今(28日)受訪時直言,以賴清德的個性,「應該不太可能」,且藍白應該也不想跟他組聯合政府,現在重點還是行政院長卓榮泰下台、內閣改組,請賴清德重新回歸民生與民意。

即時
2025/07/28 11:10:00
全台首波大罷免投票26日落幕,國民黨24席立委和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未達門檻,以失敗告終。對此,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28日)受訪表示,民進黨團希望朝野回歸民生法案,也呼籲行政團隊多推出具高度社會正當性的「政策好球」,讓國會有更多合作空間,「我們願意不斷遞出橄欖枝,甚至在立法院種滿橄欖樹」,希望朝野能用合作取代對抗。

即時
2025/07/27 15:56:00
全台首波罷免投票在昨天落幕,24名國民黨立委和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未達門檻,以失敗告終,重挫罷免方士氣。對此,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昨(26日)點評罷免結果,他表示,大罷免雖然失敗,但站在公民運動的角度,這次成功催出公民社會的動員力量,整場運動大大地強化了台灣民主,相信公民團體的能量不會消失,他預計接下來台灣政府運作大概會被癱瘓,政府機關要做好無法運作的準備,因此更需要人民的力量監督立法院,否則後果會非常嚴重。
熱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