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
2025/10/31 12:01:00
南韓警方近日破獲一起以房地產投資為名的詐騙集團,並逮捕36人。警方表示,這群詐團派出一名成員扮演「房地產大師」,並善用媒體操作,讓許多民眾信以為真,結果花了比市價多50倍的高額價格購地,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即時
2025/10/27 12:32:00
為解決房貸荒,金管會9月宣布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放款天條,台灣房屋彙整金管會統計資料,銀行不動產放款今年9月較上月減少約100億,而整體資產增加2400億元,不動產放款比率降至25.77%,已連續4個月下滑,創下今年以來新低。且水位超過27%的銀行,也從年初的11家下降到8家,意味著銀行的不動產放款彈性逐漸寬鬆。

即時
2025/10/23 13:56:00
輝達(NVIDIA)總部設置北士科有解了!新壽於22日宣布,同意與北市府合意解除地上權契約,以利輝達進駐,市場頗為振奮,事實上輝達於今年5月19日宣布進駐北士科後,就點燃了北士科房市交易。

即時
2025/10/22 11:45:00
馬來西亞一名38歲的企業家兼網紅拿督斯里阿里夫蘇克里(下稱阿里夫)近日透露,他手上持有400至500間房子,原因是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對購屋產生興趣,且當年的房價遠低於現在,他第一套購入的房產為9.9萬令吉(換算約新台幣70萬元)。

即時
2025/10/21 13:57:00
第七波信用管制啟動以來,不少消費者向銀行申辦房貸碰釘子,而保險公司則趁勢搶攻房貸大餅!台灣房屋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統計今年H1各類金融機構的房貸往來新申貸人數,整體金融機構上半年共有11.8萬人新申貸,比去年同期縮減5.4萬人,五項金融機構類別中,全體銀行新申貸人數縮水最多,今年H1不到10萬人申貸,比去年同期的15萬餘人減少了約5.3萬人,降幅達35.1%;保險公司則異軍突起,2025H1新增申貸人數達3813人,年增86.2%,將近9成,是業績成長最亮眼的金融機構。

即時
2025/10/20 10:55:00
高雄車站「大都更計畫」,看準未來商圈發展紅利,吸引大咖建商連番卡位!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揭露,位於新興區新興段二小段,佔地面積約400.2坪的商五用地,今年5月,由高雄知名建設公司以關係人名義,無貸款以總價約6.4億元買下,刷下近五年來該行政區最高總價土地交易,換算每坪成交地價約160萬元,亦成為該區近一年來,土地單價次高交易。

即時
2025/10/17 09:00:00
離婚幾個月後,前夫才送我一個鑽戒,我一直戴在手上,可以補手指縫,防漏財。 《鏡報新聞網》獨家取得《鏡週刊》「心內話」單元授權,全文刊載及影音製作「心內動話」單元。

即時
2025/10/15 16:05:00
輝達(NVIDIA)總部懸而未決,不過台灣分公司下月將搬到南港「潤泰玉成辦公大樓」,內湖和南港是目前科技產業主要集中的兩大區塊,根據最新實價登錄,內湖區「威尼斯國際商務大樓」7月交易3.6億元,每坪58萬元,共659.52坪;另外新成屋商廠辦「興富發T1」,6月則交易1.07億元,每坪57.1萬元, 共219.89坪,這兩筆交易分別由資訊、科技業者購入,顯示科技業持續看好內湖辦公室市場的發展潛力。

即時
2025/10/14 12:07:00
這就是有錢人的煩惱嗎?美國一名投資客卡瓦岡(Lane Kawaoka)憑藉精準投資眼光,30多歲就擁有11間房產,從平民翻身百萬富豪,然而他卻發現與身邊老朋友產生隔閡,再多的錢也難以掩蓋自己的寂寞,直到一場上流聚會,讓自己的心態徹底轉變,不僅建立的新的社交圈,也結束了長期的孤獨感。

即時
2025/10/07 11:46:00
老屋門檻低、負擔最輕鬆?然而根據統計,老屋自備款壓力指數也攀升!台灣房屋集團根據金融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屋齡30年以上的老公寓,平均鑑估房價為1095萬元,而銀行核貸成數僅74.9%,換算自備款成數達25.1%,相比去年同期增加約3.3個百分點,平均自備款金額也從232萬元拉高至275萬元,等於晚一年買就得多準備43萬元,換算平均每月要額外多存3.5萬元,比基本工資還多,對小資族來說,幾乎要不吃不喝才能達標。

即時
2025/09/30 17:09:00
時序即將邁入第四季,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5年9月價量變化,各縣市買氣表現皆較上月疲弱,整體月減3.8%,年減20.4%,其中桃園逆勢上揚,月增逾8.7%,和去年同期交易量持平,表現均為七大都會區中最佳,在限貸令影響下,買氣依然死氣沉沉。

即時
2025/09/30 14:51:00
針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出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的政策方向,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指出,此舉不僅是全球半導體版圖與供給的重新分配,更涉及經濟安全、地緣政治、供應鏈重塑及技術主導權的博弈。她認為這項政策對台灣而言,恐怕是弊多於利,除了半導體產業,還可能對房地產市場帶來衝擊。
熱門新聞
娛樂
娛樂
娛樂
社會
國際
娛樂
社會
娛樂
國際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