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宇董事長李光曜表示,目前新台幣匯率已經漲了15%,就算美國給台灣的對等關稅低到只有20%,對台灣都是很大的衝擊。他以自身曾擔任機械公會常務理事的經驗向本報指出,業界多估計台灣的對等關稅有25%,「15%匯率加上25%對等關稅,等於成本多40%」,尤其,機械業很多是中南部的小廠商,「他們的獲利率大概只有20%出頭」,匯率與關稅雙殺是「做越多賠越多」,中南部小工廠養活很多老百姓、牽涉到那麼多家庭,他很憂心。
相較於傳統製造業,匯率對台灣電子業的衝擊暫時以帳面影響為主。台灣電子業一線大廠包括和碩共同執行長鄧國彥、廣達財務長楊俊烈、鴻海財務長黃德才、緯穎財務長陳昌偉等都指出,大部分客戶給的應收帳款和買材料時的應付帳款,都是以美元計價,面對匯率波動時往往會相互抵消,具有自然避險效果,而除了自然避險外,大部分電子業下游還會透過外匯工具來進一步避險。
鄧國彥更表示,新台幣匯率即使「在2字頭,影響仍可控」,李光曜也說,大部分的台灣大型電子業者「體質健康、手上有錢,至少這一、兩年我們都還撐得過去」。
換言之,對電子業下游代工廠來說,無論匯率怎麼波動,只要手中的美元不換回新台幣,短期來看不會有實質現金流的損失,即使如此,還是很難抵銷新台幣匯率上升對財務報表的帳面影響。
黃德才便坦言,鴻海財報的功能性貨幣為新台幣,預估新台幣平均匯率兌換美元升值1元,營收將減少約3%,毛利率則下滑0.1個百分點,而其他的電子代工大廠財務長也都坦承,帳面獲利一定會因為匯率而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