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之後楊弦也表態 〈四分之一的荒謬〉開唱罷免制度黑洞
繼羅大佑表態「賴皮大罷免大破功」後,「民歌之父」楊弦也針對罷免活動,創作歌曲「四分之一的荒謬」。翻攝楊弦臉書

|即時

羅大佑之後楊弦也表態 〈四分之一的荒謬〉開唱罷免制度黑洞

mirror-daily-logo

2025/07/23 16:31:00

記者:

田瑜萍

繼羅大佑表態「賴皮大罷免大破功」後,「民歌之父」楊弦也針對罷免活動,創作歌曲「四分之一的荒謬」。他在臉書發文表示,政府掌握所有的官僚體系,如果立法機構也被控制,是非常危險的。
資深創作者楊弦近日發表新作《四分之一的荒謬》,以節奏藍調(R&B)曲風探討近年政治爭議與罷免制度,該曲上傳至 YouTube Shorts與tiktok上,影片觀看次數已突破一萬。
楊弦指出,此次創作靈感來自於他對 2016 年《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法的深入理解。該修法由民進黨主導,調降罷免門檻至僅需選區內 1% 提案、10% 連署,並於最終投票階段中,以選舉人總數的四分之一支持票即視為罷免成功。楊弦稱,這樣的設計讓罷免變得「更容易發動,也更容易被操作」。
《四分之一的荒謬》初版發表後,他進一步運用ChatGPT擴充歌詞內容,完成延長版錄音與剪接,影片長度從原先2分半延長至3分鐘,畫面搭配 AI 設計的虛擬歌手演唱動作。楊弦亦在臉書貼文中列舉過去7年來台灣在特別預算使用、監督機制鬆散與貪腐案件頻傳等議題。
楊弦引用法務部統計指出,自2016年至2022年,台灣因貪污被起訴人數由 997人增至1,237人,累計案件數也突破2,000件。2022年單年涉貪金額更達新台幣18.3億元,是2016年(約 2.46 億元)的近8倍。
楊弦批評,特別預算編列過程中常出現「滾動式調整」,導致監督困難,並點名防疫、軍購與前瞻建設等計畫資金使用不透明。他也呼籲社會正視「層層轉包」、「假工程」、「人頭公司」等公共資源濫用現象,認為立法院雖有預算審查機制,但審計後續往往僅止於糾正與備查,欠缺實質懲處力道。
最後,楊弦表示,歡迎民眾自由轉載、分享其作品,強調此類創作無需支付任何費用。他也呼籲關心公共議題的民眾多加參與網路討論與傳播,用音樂為台灣社會發聲。
20250723楊弦貼文。翻攝楊弦臉書
楊弦在臉書針對罷免黑洞撰長文說明。翻攝楊弦臉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