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罷團和民進黨把花蓮列為重中之重的一級戰區,砲火猛烈,強攻傅崐萁。綠營和出身「正藍軍」的無黨籍議長張峻聯手,固守張峻的本命區光復鄉,光復鄉位於花蓮的中區,剛好補足綠營在北花蓮較強、中南區較弱的劣勢。
據了解,原本綠營私下和花蓮政壇勢力強大的「魏家班」接觸,希望被國民黨撤銷黨籍的無黨籍縣議員魏嘉賢也能出面支持罷免傅崐萁,不過魏嘉賢自有考量,只以「擦邊球」方式暗挺罷團,本人始終沒有出面表態,被外界視為影響罷傅之戰的最大變數。
綠營操盤人士告訴《鏡報》,在投票前的最後關頭,魏嘉賢還是沒有動靜。不過,沒動作就是好事,只要他不要突然出現和傅崐萁站在一起,對罷團就已經是最大的幫助。
雖然罷傅陣營在倒數關頭無法成功催生張峻和魏嘉賢聯手反傅的畫面,本週卻有另一位重量級人士加入挺罷陣容,就是企業界大老、花蓮子弟童子賢。
童子賢首先在21日表態支持罷免傅崐萁,接著22日又無預警在一大清早南下花蓮鳳林,和張峻合體車掃,他們手持國旗、站上戰車,齊喊「心中有國旗,罷免傅崐萁」的畫面,在花蓮地方引起不少迴響。
接著到了23日早上,網路上開始廣傳一段童子賢和退休教師「葉霸」葉春蓮、「鷹爸」徐柏岳在咖啡館聊天的影片。在影片中,童子賢爆料,過去他在花蓮地震後捐款7千多萬給花蓮縣府,卻被公益團體告知「別再捐給縣府」,後來直接捐給學校,校方卻收到縣府威脅「不准接受,否則的話就對你不客氣」。
童子賢也說,他多方打聽後發現,對於各地所捐善款,花縣府會自行分配,並告知災民及需要重建的單位,「這些都是縣長特別給大家的」。等同任何善款都只能先捐到花蓮縣政府,「繞一手」後才會到真正的受災戶手中,令他直呼「太離譜」。
對於童子賢的「爆料」,花蓮縣政府23日中午先發出聲明指「與事實不符」,接著,傅崐萁之妻、花蓮縣長徐榛蔚更偕同縣府代理秘書長饒忠、行政研考處長陳建村陪同下出面說明,要求童子賢提出人事時地物證據,若證實她有下令會立刻辭職,若沒有,就請童子賢24小時內道歉以正視聽。
《鏡報》追查,童子賢和葉春蓮、徐柏岳的聊天影片,是他們22日中午在咖啡廳所拍攝,拍攝者是罷團「曙光花蓮」的人。當天深夜,罷團人士把這段影片PO在Threads上,但一開始並未引起太大注意。
到了23日一大清早,有民進黨黨公職在社群軟體上跟進轉傳這段爆料影片,開始被輿論所關注,網友也議論紛紛。綠營操盤人士指出,童子賢的爆料內容確實有打到傅崐萁陣營的痛點,所以徐榛蔚才會大動作跳出來說明。
該人士認為,童子賢針對地震善款的爆料,在地方上引發很大效應,喚起了花蓮人對於傅崐萁惡行惡狀的記憶,此議題將會持續發酵直到週六投票,相信對催票有很大助益。
另外,該人士也說,經查詢台鐵網頁,週六投票當天的早上8時到下午16時,從台北至花蓮的火車座位已經沒有餘票,顯示可能有許多花蓮人要返鄉投票,可見罷免情勢相當白熱化。最後決戰關鍵,就在於外漂的花蓮人回家投下同意票,希望愈多越好。
距離投票只剩倒數黃金48小時,據了解,罷團將發動大型車隊掃街,從南花蓮一路掃到北花蓮。
根據罷團規劃,7月24日的機車大車掃,上午9時從玉里出發,下午13時由瑞穗、光復、鳳林,行經壽豐、吉安;7月25日9時,由位於吉安的「微光花蓮」總部出發,前往花蓮市區、新城,下午13時再繞行吉安、花蓮市區。
《鏡報》掌握消息,綠營早在大約2週前,就已定調在最後關頭要「決戰吉安」,因吉安和市區人口較多,約佔花蓮總人口6成,希望在此區將票數差距拉開,所以最後車掃的重點也強攻吉安。
至於7月25日晚間,花蓮罷團捨棄傳統的「選前之夜」大型造勢形式,改為舉行性質較為歡樂、像是嘉年華般的遊行,號召公民一起上街;當晚則在花蓮市自由廣場舉行「公民肥皂箱」短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