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綑手得教訓!母為助童戒吃手險釀截肢 醫師:別誤信網路偏方
家長為戒孩童吃手行為讓手指皮膚壞死、差點截肢。圖/翻攝自微博

|即時

以為綑手得教訓!母為助童戒吃手險釀截肢 醫師:別誤信網路偏方

mirror-daily-logo

2025/07/24 11:48:00

編輯:

吳宜錡

日前一名家長見孩童頻繁吃手,常常將右手第二指含在嘴巴吮吸,擔心影響牙齒骨骼發育、不衛生,拿玩具轉移注意力、拍打提醒沒有效果,因此在網路上找到「捆綁法能快速戒吃手」的說法,買了彈性繃帶在孩童手上纏繞;不料僅過一天,孩童不斷哭鬧,原以為是肚子餓,打開繃帶後才發現竟是手指皮膚壞死、差點截肢。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14日一名家長帶著孩童就醫,醫師警告,若再延後就醫,恐怕需要進行截肢,因為家長近期發現孩童在睡前或獨處時,時常將右手第二指含在嘴巴吮吸,擔心影響骨骼生長、不衛生,無論拿玩具、用手拍打都無法轉移注意力,因此上網找到戒吃手「捆綁法」,買了戒吃手彈性繃帶,在孩童手指上纏繞幾圈。
家長向醫師分享,原以為綑綁手指「一晚上就能讓她記住教訓」,未料當晚睡覺時孩童開始哭鬧,本猜測是肚子餓想要喝奶,直到隔天一早,打開繃帶時發現手指腫得比正常手指粗一倍、顏色發青甚至接近黑色,只要一碰到手指,孩童就哭的私心裂肺。
20250724家長為戒孩童吃手行為讓手指皮膚壞死、差點截肢。圖/翻攝自微博
家長為戒孩童吃手行為讓手指皮膚壞死、差點截肢。圖/翻攝自微博
醫師表示,孩童右手第二指遠節指腹皮膚壞死、皮下組織腫脹明顯,血液循環嚴重受阻,若再晚些鬆開繃帶,壞死情況可能蔓延至指骨,恐怕需要截肢;醫師呼籲別誤信網路上偏方,繃帶雖有彈性、看似寬鬆,實際上會隨動作越勒越緊,加上孩童皮膚嬌嫩、血管纖細,長時間綑綁會導致致局部缺血壞死。
事後醫師清除壞死組織、進行紅光照射治療消炎消腫,傷口已明顯好轉;不過醫師提醒,嬰幼兒0至1歲時為口腔敏感期,透過吃手能帶來安全感、促進口腔肌肉發育和神經協調,因此並非不好的行為,通常至3歲就會自然消退。若行為遲遲未好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訊號,可以多擁抱、陪伴孩子,而非制止行為本身,醫師並駁斥「吃手會導致牙齒畸形」一事,指出只有持續到學齡前且力度過大的吃手行為,才可能輕微影響牙齒排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