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谷女過去就曾在社群媒體上公開控訴劉姓前男友分手後不僅不肯放手,還變本加厲地騷擾、破壞,甚至登門堵人。她在今年5月15日提出家暴告訴,稱男方當街掐她脖子、狠甩6巴掌,當場口鼻流血,並附上驗傷單提告,獲法院核發保護令,但谷女在Threads曾悲嘆,「保護令根本只是張紙」,網友也留言提醒「能割爛東西就可能砍人」,豈料一語成讖,當晚竟成命喪刀下的預告。
讓人更加唏噓的是,谷女其實非夜店出身。她曾在Threads透露,原本在銀行上班,目標是三年內考上法官,卻為了與男友同步作息,才轉行當夜店公關,甚至自嘲「第一次進夜店是我媽叫我去看世面」,結果意外業績不錯,便一路做到現在。但她也坦言,為了這段感情,放棄考書記官讓母親「氣死」。
案發後,劉姓嫌犯駕駛共享汽車逃逸,先將車輛棄置於台北信安街,再騎乘自己的機車沿北宜公路一路往宜蘭逃逸。警方根據監視器鎖定嫌犯車牌,專案小組火速追蹤,最終在宜蘭成功將其逮捕,帶回台北進行筆錄。
死者家屬在凌晨趕赴派出所製作筆錄,谷女的妹妹面對媒體鏡頭怒吼:「台灣唷,殺人沒有死刑,這個事情只是萌芽,還會再茁壯,等著著看吧!」一字一句重重敲打社會集體神經,也反映出家屬對現行司法制度的深切不信任與失望。
這起案件再度掀起輿論對「保護令」成效的質疑,坊間普遍認為,法律雖有保護機制,卻難以實際防止危險情人「動手前的最後一擊」,社工與法律專家呼籲應全面檢討高風險個案管理制度,對於曾有明確暴力紀錄者,應加強監控與通報。
如今,一位原本志在法界的年輕女子,為愛走錯一步,最終命喪情人刀下,留給社會無限痛心與警惕,她曾說「不想當公關」,也曾握著法書努力奮戰,卻敗給一場無法回頭的情劫,最悲傷的不是她的死亡,而是她明明曾試圖求助,卻還是沒能活著走出那道地下停車場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