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先生還原當時情況,表示粉專被標註成詐騙集團,他一移除標記後,帳號竟立刻遭到停權,短短數分鐘內就收到「永久封鎖」通知。申訴無門後,他才驚覺這不是個案,「我加入一個LINE自救群,發現超過3,000人都遇到一樣的事,只因為操作了一個「移除詐騙標註」的動作,就被Meta系統判死刑。」
讓人錯愕的是,許多受害者都是Meta「藍勾勾」付費會員,每月繳交新台幣365元,本以為能換來帳號安全與真人客服支援,卻在停權後完全無門可申訴,連客服都「神隱」。翁先生痛批:「我付錢、我被封、我無解,那我到底是Meta的用戶,還是人質?」
據自救會統計,本波封鎖潮從今年5月延燒至今,7月底更進入全面失控狀態,粉專被標註、移除、即遭封鎖的情況如連鎖效應般爆發。更荒謬的是,只要是該粉專的「管理員」也一併遭殃,甚至新帳號也無法註冊登入,形同「數位死亡」被Meta鎖定後,不只帳號無法復活,連生活、工作資料、與廠商往來記錄也全數蒸發。
翁先生哽咽表示,他經營的影視粉專「無影無蹤」今年才滿十週年,累積數百篇影評文章、合作紀錄與讀者留言,甚至成為重要收入來源,如今被砍帳之後,不只品牌價值損失慘重,與廠商合作也瞬間中斷,「我粗估光是損失的收入就超過10萬元,更別提這十年投入的時間與心血。」
不少受害者感嘆,Meta此舉根本是「機器獵巫」模式啟動,「詐騙沒清乾淨,反而把真用戶通殺」,翁先生怒批:「當年買藍勾,是因為曾經無差別停權一次,以為買了就比較安全,結果這次買了更快死,Meta根本用機器當法官、當劊子手,不問青紅皂白砍帳,連受害者想伸冤都做不到,這到底是什麼世界?」
目前,自救會已匯集來自各行各業的受害者,包括醫師、新聞主播、旅遊與美妝KOL、獨立音樂人、手作設計師、心理諮商師等,許多人不僅損失數萬至數十萬的收入,更因找不到備援方案而陷入恐慌,群組中有人形容這次事件「像是回家發現鑰匙失效,人生整個帳號被軟禁,宛如數位難民」。
面對台灣用戶的全面災情,Meta至今未有任何正式回應,受害者怒吼:「我們不是詐騙犯,是你們的付費客戶!」希望Meta立即啟動透明、可申訴的人工審查機制,別再讓這場「打詐大屠殺」繼續傷害台灣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