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台灣和印度算「同類」,台灣拿到20%關稅,印度則為25%,這顯示都未在8月1日前與川普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官員則向《彭博》指出,川普政府將各國分為3類,第1類就是「與美國貿易順差的國家」適用10%關稅;第2類是「與美國有少量貿易逆差國,但已達成協議」則會開出15%關稅;第3類就是「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且未達成協議」,就會開出20%以上關稅。
總統賴清德今(1日)表示,台美雙方還未完成總結會議,因此,美方先對台灣公布20%的「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數據,以去年和美國的貿易逆差金額來排名,前10大國家分別為中國(2954億美元)、歐盟(2356億美元)、墨西哥(1718億美元)、越南(1235億美元)、愛爾蘭(867億美元)、德國(848億美元)、台灣(739億美元)、日本(685億美元)、南韓(660億美元)、加拿大(63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