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一所私立中學同濟中學因少子化衝擊,招生困難、轉型受阻,於去年宣布停止招生,今年6月學校舉辦最後一場畢業典禮,送走最後8名高三學生,全場僅校長高作屏、5名教師以及家長參加,不邀請外賓,典禮莊重溫馨,學生全數升上理想大學。
不過,校長高作屏指出,學校目前還積欠19名教師超過千萬元的薪水,教育部將啟動退場基金墊付,並建議遵循法律途徑向董事會追討薪水。高作屏透露,將會跟教師一起向律師商討法律行動維護權益,今日起高作屏將跟5名留守教師留在校園清算校產。
事實上,同濟中學成立於民國50年,在台灣中學教育資源不足的時期,致力於教育地方學子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歷經40多年的努力,曾締造非常輝煌的成效,訓練出各行各業中優秀的人才。不過,同濟中學卻難以應付少子化衝擊,因轉型失敗、招生困難陷入財務危機,部分董事曾賣屋捐款,但還是難敵經濟困境。有校友認為,是少子化、政策不周,是私校退場的結構問題,同濟中學退場也是象徵台灣中小型私校在少子化浪潮中求生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