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庫伯勒・羅絲(Kubler-Ross)曾提出「悲傷五階段」理論,包含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然而,有一些支持罷免的網友在社群媒體上說,在大罷免失敗後,他現在是第六階段:發瘋。
歸納近日網路上「台派青鳥大發瘋」現象,其共通點包括,以簡單圖文的方式,要求藍營執政的地方政府普發現金,且模仿藍白支持者的語氣發文,嘲諷藍營政治人物,「用魔法打敗魔法」。
有趣的是,原本支持藍白的網友則開始反轉論述立場,以財政紀律、缺乏法源的角度發文回應普發現金議題,並指青鳥方崩潰、造謠,也讓青鳥陣營反酸「現在會思考了喔?」
「喜劇其實隱藏著深沉的悲傷。」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分析,這波「青鳥大發瘋」的反串現象,看似胡鬧亂搞,但其實背後含有難過的情緒,藉由這樣戲謔的方式,宣洩沮喪低落的心情。
陳培瑜說,看到很多台派網友的「發瘋文」,「簡單幾句話就把道理講清楚,很直白」,在現在的網路社群時代,大家的注意力往往只有幾秒鐘,能在短時間內吸引關注,是好的傳播策略。雖然論述方式改變,但其實台派網友的核心價值並沒有變。
陳培瑜指出,網友創意滿滿,製作有趣的哏圖、長輩圖,她認為這是「看見別人的看見」,目的在於用異溫層的方式傳播訊息,「那些蓮花圖就是長輩每天在看的東西」。
不過,陳培瑜也坦言,這波大發瘋仍沒有「破圈」,只有在同溫層裡有共鳴,台派網友並沒有因此把別人拉過來,也沒有引起太多中間選民的關注,未來要突破異溫層,還要再找方法。
「其實這些哏圖一點都不瘋」,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認為,台派網友思緒很清楚,狂做圖卡的目的,只是為了嘲諷藍白陣營的雙標;此外,這也顯示行政院的議題設定能力有待加強,過去行政院回應時事的新聞稿或圖卡都太複雜,導致官方幾乎沒有主導議題的能力。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受訪表示,民進黨與罷免團體在7月26日首波罷免失利後,近期積極挽回頹勢,希望能在第二波罷免投票催出更多同意票。然而,過程中其實有許多民眾不認同大罷免。
翁曉玲說,遺憾的是,近期出現許多青鳥製作不實訊息的圖卡、甚至假扮藍營支持者散布謠言的情形。她呼籲青鳥應以理性方式提出論述,清楚說明罷免的真正理由,而非繼續透過造謠抹黑的方式操弄輿論,否則將面臨相關刑事責任。
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受訪時直指,青鳥造假梗圖就是民進黨立委王義川教的,王在政論節目上已清楚交代中央廚房的製作流程,「這種執政黨帶頭造謠的行為,應該要去問王義川比較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