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大發瘋」網路反串現象引熱議 學者分析2大意義
罷免失利後,網路上出現「青鳥大發瘋」的反串發文現象,許多台派網友發揮創意,製作哏圖以及趣味影音。(圖/翻攝Threads 半調子文青hipster_of_all_trades)

|即時

「青鳥大發瘋」網路反串現象引熱議 學者分析2大意義

mirror-daily-logo

2025/08/04 06:45:00

大罷免首波投票於7月26日結束,25個罷免案全敗,「台派青鳥」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反串發文現象,且自嘲「大發瘋」。對此,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接受《鏡報》採訪表示,青鳥反串發哏圖,主要是在模仿民眾黨政治人物或所謂「卡提諾學派」的操作方式,大家學會用「很簡單、錯誤的去脈絡化方式」在網路上帶風向,結果發現這種方式在特定議題上意外有效,才會在網上掀起模仿潮。
陳方隅說明,這波哏圖浪潮正好凸顯2件事,首先就是民眾黨雙標,先前藍白高喊中央普發現金1萬元,「為何現在到台北市、新北市就不行?」這些做圖的人很清楚,哏圖的目標就是反擊民眾黨過去的作為,「其實這些哏圖一點都不瘋」。
陳方隅指出,再來就是凸顯出行政院的議題設定能力有待加強,過去行政院回應時事的新聞稿或圖卡都太複雜,導致官方幾乎沒有主導議題的能力,這次網友們用簡單的文字和圖卡,傳播效果也很顯著。
至於哏圖戰是否能助攻8月23日第2波罷免?陳方隅並不認同這個說法,他認為哏圖戰的議題設定來得快、去得快,不知道幾週後是否還能維持這個做法。8月23日的投票攻防恐怕還是要回歸組織票,畢竟其罷免區都是藍營鐵票倉。
20250804_青鳥大發瘋哏圖3_翻攝網路
20250804_青鳥大發瘋哏圖1_翻攝網路
大罷免失利後,網路上出現許多反串哏圖,「台派青鳥」網友自嘲「大發瘋」。(圖/翻攝網路)
「民進黨,拜託不要再睡了。」支持罷免的詩人羅毓嘉撰文指出,這波「公民大發瘋」已經做出示範,呈現台灣社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甚至連戰術都已經打給你看了。」
羅毓嘉舉例表示,桃園市長張善政已公開說「希望網路上都是正確的消息」,民進黨就應該順勢推動《數位中介法》。「國民黨立院不同意,你就說張善政打假球。」
羅毓嘉也舉例建議,民進黨應該說政府要依法行政。若核三重啟公投通過,政府的未來施政方向,「將把核三廢料處置場放在同意率最高的縣市。若因故(如居民抗爭等因素)無法設置處置場,則核三將不會重啟。」
對於台派網友發揮創意、狂做哏圖,掀起「大發瘋」浪潮,羅毓嘉質疑,「圖卡呢?民進黨圖卡做了嗎?」「民團體大罷免搞得這麼辛苦,結果民進黨無事一身輕?」
羅毓嘉也對綠營提出建言表示,民進黨是執政黨,應該訂出戰略目標、往下走,該立《數位中介法》就立、該技術杯葛核三就技術杯葛。「反正大法官會議已經實質停擺了,不要在那邊只會當覆議的鱉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