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進步派大報《韓民族新聞》7月24日報導,負責協助前總統尹錫悅規劃戒嚴的其中一位核心人物──國軍情報司令官文相虎,在戒嚴前一週造訪台灣。報紙引述軍方消息人士說法稱,「聽聞」文相虎的台灣行,是「向台方尋求對發動戒嚴的支持」。報導一出,台灣總統府發表聲明駁斥,該說法為「惡意影射」、「無中生有」。
情報司令部(簡稱情報司)隸屬南韓國防部旗下的國防情報本部,負責偵搜與研究軍情,並對敵方陣營的各種影像內容,展開精密分析,以樹立防禦對策。但去年12月3日的戒嚴風波後,眾多事證顯示,情報司令部已淪為協助尹錫悅策劃戒嚴的核心單位。
當時,作為尹錫悅高中學長、後來被任命為國防部長的金龍顯,向尹錫悅提議戒嚴,金龍顯也與兩位前後任情報司令官──盧尚元及文相虎,為戒嚴鋪路。
盧尚元於2018年因撫摸女兵胸部,涉入性騷擾而遭免職,並被判刑;他一度成為算命師,去年起卻被金龍顯重新延攬,謀劃戒嚴。金龍顯意圖在體制內外都建立起能「相接應」戒嚴的通路,來躲避體制內的懷疑與監視,並增加戒嚴的成功率。
戒嚴失敗後,文相虎在國會接受質詢時,公開否認自己認識盧尚元,最後卻被監視器捕捉到,盧尚元本人與文相虎,在戒嚴前兩天,於儂特利速食店會面,謀劃戒嚴細部事項;最後,金龍顯、文相虎與盧尚元三人,接遭收押,並接受長期調查。
《韓民族新聞》又在去年底接連報導,兩位情報司令部現役人士,在尹錫悅發布戒嚴10天前,前往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要與蒙古政府官員及北韓駐蒙古大使館人士見面,卻未達到目的。
由於兩位韓方人士,在旅行淡季期間,以觀光名義進入,並與試圖與蒙方人士接觸,因與實際行動與觀光不符,行跡暴露,引來蒙古情報單位懷疑,最終遭逮捕,後來在文相虎介入下,才成功讓兩人回國並復歸工作。
但《鏡報》取得南韓進步派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國會議員秋美愛(前黨魁與法務部長)向情報司令部調閱的資料,進一步確認,情報司人員2023至2024年共訪台四次,其中去年就有三次,但並未發現《韓民族》去年底所報導的情報司職員「戒嚴前蒙古行」,反而是當時作為現役情報司令官的文相虎,去年共有3回出國行程。
第1回是2月19日至25日,前往美國,配置預算為3600萬韓元(當時約折合新台幣90萬元);第2回是5月29至6月1日,前往蒙古,預算為830萬韓元(約新台幣20.8萬元);第3回出訪國,最初在文件上被遮蓋掉,日期為11月25至29日,即尹錫悅發布戒嚴的一週前,預算為2300萬韓元(約新台幣54.8萬元),最後經證實為台灣。
複數台灣的知情人士向《鏡報》證實,南韓情報司一行人確實於上述時間入境台灣,與軍事情報局(軍情局)退役人員見面,屬於「例行交流活動」,但並未與現職政府人士接觸,過程中亦未提到任何有關「戒嚴」之事,因此當南韓報紙上,出現「造訪台灣要求支持戒嚴」的說法,都讓這些知情人士,甚感驚訝與錯愕。
其中一人對《鏡報》強調:「當前台灣和南韓沒有邦交,加上考慮到有兩岸問題,會引發中國警戒或反彈,所以台韓之間的接觸往來,都是謹慎低調。」
他不滿地表示:「長期以來,台韓各機關都有例行交流,南韓也想從台灣這邊獲取有關中國和北韓的情報,這回卻由南韓軍方人士,直接放話給媒體,說是要求台灣支持戒嚴,這種沒發生的事,已為栽贓,讓我們覺得,自己是被利用完後,就被當垃圾丟棄。」
而其中一位與文相虎同行訪台者,至今也以「服役中」為由,拒絕回覆記者提出的任何問題。
戒嚴失敗後,南韓警方直搗盧尚元工作的算命神壇,發現有由他親筆撰寫的筆記本,當中包含封鎖國會、逮捕者清單,以及「誘導北韓攻擊南韓」等字句。
由於文相虎和其他情報司令部人員過去的「蒙古行」曝光,可能是要透過北韓駐蒙古大使館,和北韓相關人士接觸,說服平壤當局先行對南韓挑起攻擊行動,來對尹錫悅發動戒嚴提供正當性,據《鏡報》了解,特檢目前除了除了「內亂」外,也朝「外患」方向偵辦。而釐清情報司人員造訪台灣的細節,亦屬其中一環。
台灣的複數知情人士,則先後對《鏡報》表示,經確認,4人皆以免簽入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台、韓民衆若是單純觀光,皆能免簽入境停留90天。而考量敏感的外交問題與便宜行事,情報單位人員也常以免簽入境,因此導致難以追蹤,提高調查難度。
《鏡報》從這份出訪紀錄資料,進一步發現,文相虎的造訪,預算上存在不單純跡象。相較美國,台灣、蒙古都南韓距離較近,但情報司令步配置在出訪台灣總預算,卻是蒙古的3.3倍。
實際估算,文相虎一行人,去年初的美國行,每人平均一天花費128.6萬韓元(約新台幣3.2萬元),去年中的蒙古行為69.2萬韓元(約新台幣1.7萬元),去年底的台灣行則為115萬韓元(2.9萬元)。
考量前往美國的里程,還有當地住宿與物價都更高的情況下,赴台灣出差所花費的金額,水準幾乎與美國雷同,實屬異常。
情報司令部一行人在台灣「執行公務」的成本,更為高昂,因此無法排除,除了與台灣退役人士見面外,文相虎一行人也將台灣作為中介站,繞過台灣政府,私下在台灣與其他北韓人士或與北韓往來的台灣人士交流、佈線與執行其他高階任務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