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Youth理事長蔡其曄致詞時表示,今年為108 課綱上路第6年,也正值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10週年,隨著 EdYouth 已連續第4年發布課綱觀察報告,持續回應「自己的課綱自己審」的改革初衷,也期待多方利害關係人可以攜手擴散這樣的精神,讓教育能夠以學生為主體,各方利害關係人也能夠互爲主體。
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學生對AI工具熱情高,普遍認為數位載具和教材提升學習效率,但現有Al與資訊課程缺乏系統與連貫性,數位素養與AI倫理意識明顯不足。報告建議,短期應制定明確AI素養教學指引及教師備課平台,中期聚焦縮減城鄉資源差距與推動跨領域課程,長期建立全國AI教育推進架構,補足制度空缺,確保資源公平與學生權益。
朱俊彰指出,從2002年起實施多元入學,到這幾年108課綱上路開始,教育部一直跟同學討論改革方向,後來發現最大公約數就是尊重每位同學的獨特性,「成績當然重要,但絕對不是唯一」,從同學的報告內容可以觀察到這點,期盼未來可以在學生的學習歷程中看到大家最真實的一面。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分享,這次報告中有1句話讓她很驚艷,「發揮大家身為學生的專業,不是被動接受很多教育政策,而是更主動去倡議許多教育改革」,她提到這幾年立法院逐步推動的校園開放,慢慢地讓教育主管機關把校園教育的主體導正回學生身上,期許教育部門傾聽學生意見,「同學對於教育觀點絕對是專業,而不是從旁參與的角色而已」。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呼籲,教育部應立即公布具體且全面的108課綱自我評估報告,以內在動機、學習品質、師資資源落寶情形為核心,接受社會各界的公評與監督,明年2026年即將進行兒童權利公約(CRC)國際審查,若教育部仍無法明確說明改善方向,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果將再次淪為各方批評與質疑焦點,對台灣的教育改革前景極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