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前顧問:賴清德每月花180萬拉攏 國防、能源錯誤政策「讓台灣失去川普」
川普前幕僚長文重砲賴清德一系列錯誤政策「讓台灣失去川普」。圖/翻攝自賴清德、川普臉書

|即時

川普前顧問:賴清德每月花180萬拉攏 國防、能源錯誤政策「讓台灣失去川普」

mirror-daily-logo

2025/08/05 17:20:00

編輯:

陳琮文

美國總統川普定調台灣關稅為20%,相比日、韓、泰都是最高,曾擔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的惠頓(Christian Whiton),以《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撰寫長文,分析台灣新政府一系列的錯誤政策,以及漠視美國政治版圖變革,逐漸失去川普對台的支持,他也直指,台灣每個月花費180萬高價聘請遊說團體拉攏川普,成為失敗的關鍵點。
惠頓曾在小布希政府及川普政府中擔任多項要職,包括美國國務院戰略溝通高級顧問,負責公共外交、媒體及東亞事務的政策建議,曾多次在CNN、FOX News等主流媒體發表評論進行政策辯護,過去曾公開稱「香港製造混亂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甚至在中美談判期間,主張利用香港局勢向中國施壓,引發爭議。
惠頓4日發布長文,從總統賴清德「沒有致電恭賀川普勝選」開始,細數新政府政策失敗,讓台灣離川普越來越遠。

賴清德不討喜?「沒致電」恭賀川普恐成根源

惠頓指出,台灣上週五被處20%的關稅,不僅高於10%,還明顯高於日本、韓國及歐洲,讓全世界都相當關注。此外,總統賴清德出訪中南美洲友邦,想「過境訪問」美國紐約卻被拒絕,惠頓直言「這是川普親自決定的」,推測與川普全力和中國交易有關,「若賴清德放棄紐約,只訪問達拉斯,川普就會批准他的行程。」
惠頓表示,去年川普連任當天,賴清德沒有試圖致電川普表示祝賀,這樣「糟糕的策略」就是失去川普支持的源頭,反觀前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致電祝賀川普首次當選,川普竟然接了電話,反而變成國際大新聞。然而,鑒於那次的通話,川普或許會為了避免激怒中國而拒絕再次舉行會談,不過仍製造出「新先例」,展現出良好關係的跡象。
惠頓透露,台灣有官員指出,賴清德被身邊友人勸告不要打給川普,反而只是發布形式上的聲明,因此斷送與川普實際接觸的機會,「這顯然就是個很糟糕的建議」。
20250805^PHMD^凱達格蘭論壇_英國前首相強生_賴清德_陳唐山_攝影鄒保祥_ (23)_2025-08-05.jpg
惠頓認為賴清德沒致電川普祝賀勝選,恐成為川普不滿「根源」。圖/攝影鄒保祥

「戰貓」蕭美琴親民主黨?挺「厭川」團體讓台灣形象越來越差

惠頓點名,蕭美琴也成為讓川普反感的原因之一,作為曾經的駐美大使,獲邀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被視作國家大事、外交突破,藉此熱烈慶祝,事後被形容成「戰貓外交」,視訊時宣稱「自由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不過在戶外仍戴著口罩發言,反而顯現出台灣政府疫情控管不佳,導致大多數美國人無法前往台灣。
此外,蕭美琴的立場也有傾向民主黨的跡象,甚至在《華盛頓郵報》上稱讚拜登政府對烏克蘭援助的文章,最讓川普反感的便是蕭美琴引以為傲的「人權產業綜合體(Human Rights Industrial Complex)」,如國際共和研究所和國家民主基金會,都公開痛批視川普為民主的威脅,甚至比擬為「希特勒、史達林和墨索里尼」,很容易被認定為憎恨川普及其所有政策的那群人中的一員。
20250727_蕭美琴_總統府提供
惠頓批評蕭美琴遭外界稱為「戰貓」外交,實則卻是親近民主黨。圖/總統府
惠頓指出,在民主黨控制白宮和參眾兩院的2年裡,蕭美琴在華盛頓的存在顯得格格不入,她對拜登政府的熱情、疏遠了共和黨人,不過共和黨人始終肩負著為台灣提供真正幫助(尤其是在軍售方面)以及倡導強硬對華政策的重任,反觀蕭被國際媒體譽為「華盛頓特區最具影響力的大使之一」,顯然荒謬至極。
惠頓說,如今共和黨掌控著整個華盛頓,而川普則執掌白宮,若是繼續像蕭美琴這樣的人物主導台灣、代表台灣形象顯得不合理,源自她沒有明顯譴責或疏遠川普,不過毫無疑問的是,「她更希望拜登連任」。
惠頓指出,目前賴清德依然延續著蕭美琴的做法,如7月29日賴清德在台灣總統府熱情接見了美國(NDD)負責人威爾遜(Damon Wilson),種種行徑讓台灣在美國的形象越來越差。
07.29 總統接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D)訪問團
惠頓認為台灣接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讓川普感到不滿。圖/總統府

「林郁婷」在川普眼中始終是個爭議

惠頓表示,川普時常把外交政策、外國文化等議題細節交給副手處理,不過卻屢屢提到台灣拳擊好手林郁婷,堅稱檢測結果顯示林郁婷有男性染色體「在毆打女性後得到冠軍」,然而台灣將林當成英雄,派出美製的F-16戰機迎接回國,讓川普感到惋惜。

「台灣偷走晶片」是真的?晶片業者坦承用「逆向工程」回推技術

惠頓指出,川普堅信台灣半導體產業「竊取」了美國科技,去年更多次在談話中提及「台灣偷走了我們的晶片」,台灣不少組織紛紛反對這段言論。惠頓解釋,這樣的指控並非虛假,美國司法部於2008年和2018年分別指控台灣公民竊取半導體商業機密。
惠頓也說,2010年代初,一位台灣晶片行業的資深人士更私下透露,表示1990年代自己從事的工作就是對美國半導體的「逆向工程」,簡言之就是從成品推回設計與製造的技術,藉此竊取專業技術,如今台灣政府堅決否認這樣指控。
TSMC_台積電配圖_圖/鏡週刊 (6)_2025-08-05.jpg
惠頓表示川普所言「竊取晶片」並非杜撰。圖/鏡週刊

川普最重視「國防預算」!不僅未達到目標還刪預算

惠頓指出,川普相當關注政府的國防支出,川普可能知道賴清德承諾,將台灣的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3%,然而臺灣支出卻比實際還少,甚至再新年度嘗試削減軍事預算。
惠頓表示,台灣每年的國防開支僅約200億美元,相較之下,人口不到一半的以色列,但國防支出卻是台灣的2倍多,川普和他任命的國防部高級政策官員柯伯吉(Bridge Colby)都建議,台灣應提高國防預算到GDP的10%,不過即便爭論許久,始終未達及數字。
20250623 CNN專題「台灣藝人閃兵」:未為實際戰爭做好準備 圖/國防部發言人FB
惠頓批評台灣在川普最重視的「國防預算」上遠遠不及目標。圖/國防部發言人FB

大罷免「抗中」沒有號召力!重要議題沒有「實質辯論」

惠頓表示,賴清德面臨在野黨控制的立法院,希望改善局勢發動大罷免,不過仍面臨失敗,即便民進黨官員聲稱是民間團體發起罷免行動,不過實際上是由民進黨前秘書長林右昌和立法院黨團黨鞭柯建銘所倡導與管理。他也說,這場罷免行動只利用對中國的強硬立場,批評國民黨與中國可疑的商業關係,藉此維護民進黨的地位,凸顯民進黨無法解決大眾選民的擔憂。
此外,惠頓指出民進黨內部議題的真正辯論,如移民、對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過度監管、能源成本控管,台灣也設置了極高的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以阻止美國農業進入。此外,台灣也限制來自中國的投資,即使這些資本流入可能不附帶任何條件,連中國自2020年來對香港種種法律行為,也未能吸引香港企業來台,反而讓新加坡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試圖在台灣生活或經商的美國人也面臨重重麻煩,如果沒有台灣配偶的外籍人士,難以在台灣開設銀行帳戶,且即使有配偶,也會出現嚴重的延誤和麻煩,「對於信用良好的美國人來說,獲得信貸非常困難。」
20250727大罷免開源
惠頓批評,大罷免就是由民進黨策畫主導。圖/鏡報

錯誤能源政策?「安撫環保人士」關閉核電廠讓台電虧損

惠頓批評,民進黨政府為了安撫環保人士,關閉了台灣的核電廠,為日益增加的電費進行補貼,導致台電虧損近4000億元,部分官員認為進口美國天然氣將大幅減少美國對台74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不過此舉並不能顯著改善現狀。
惠頓直言,川普眼中的民進黨政府受限於非核家園及跨性別主義等左翼文化議題,反觀對美國企業、國防問題漠不關心,也不願彌補貿易逆差。
20250629台電
台灣的非核家園政策遭批「安撫環保人士」。圖/鏡報

每月花180萬「遊說川普」!不僅影響力不大「對台灣人更是種恥辱」

惠頓指出,台灣方面也意識到了與川普之間的矛盾,台灣駐美代表處以每月6萬美元的價格,聘請了巴拉德合夥公司(Ballard Partners)負責「策略倡議和政府關係」。乍看之下是明智之舉,因為這家公司最近還僱用了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以及其他許多與川普友好的人士,不過這樣「輕率」的舉動,反而對台灣人而言是一種恥辱。
惠頓表示,民進黨長期以來一直與歐巴馬和拜登陣營中的左派勾結,並將共和黨支持台灣視為理所當然,不過當台灣當局意識到,美國政壇中心崛起的新右派勢力反而對台灣毫不關心,台灣反而對遊說團體施壓,只因在某些地方得到資訊「這些說客與川普友好」,不過已有大量傳言指出,這些川普的盟友中,可能已經失去一部分的影響力了。
惠頓直言,這也是台灣失去川普的關鍵,只砸錢向沒有影響力的遊說公司、邀請無關緊要的官員來台,甚至發表美台關係「一貫樂觀」看法,卻對國防防禦不足、竊取美國知識財產權、慶祝實際上是家暴的奧運金牌,放任其它覺醒及反商業行為,種種議題都沒有嘗試解決,更無法理解、體諒美國的新右派勢力。

美國新右派崛起!台灣必須正視「政治新面貌」

「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中」,惠頓表示,幾乎沒有任何精英外交政策和經濟專家,能夠預測或理解這樣的秩序,全球更擁有眾多參與者影響著,尤其是以美國新右派為核心,即便沒有贏得每一次選舉,不過聲勢日漸上升,不僅對川普政府的其餘成員,和任何共和黨繼任者造成影響,而且在未來許多年裡,也已經變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台灣必須面對全新的政治面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