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卡在高科技產業 半導體業靜待232條款開獎
行政院今日下午舉行記者會說明台美貿易談判進度。(圖/鏡週刊提供)

|即時

台美關稅談判卡在高科技產業 半導體業靜待232條款開獎

mirror-daily-logo

2025/08/11 16:51:00

記者:

謝承學

行政院今日下午舉行記者會,針對美國對台灣實施的20%暫時性關稅及台美貿易談判進度進行說明,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指出,高科技產業成為核心議題,因其與台美貿易逆差及美方正在進行的232條款調查高度相關。
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逆差高達739.2億美元,其中九成來自於半導體、資通訊產品及電子零組件等ICT產業。這使得台灣與美方的談判與其他國家不同,因為這些產品與美國正在進行中的232條款調查高度重疊。
相較於其他國家如歐盟、日韓等涉及的汽車、藥品或鋼鋁等項目,台灣所面臨的議題複雜性相對較高,且美方相關政策仍在持續發展中。因此,雙方皆認為需要更多時間來深入討論232條款相關議題及供應鏈合作。
目前傳出台積電可能是台美談判尚未完成的關鍵,台積電今年已經宣布將擴大投資美國1650億美元,除原先已規畫在亞利桑那州建置三座晶圓廠,將再興建另外三座新晶圓廠、二座先進封裝廠,以及一座研發中心。不過川普多次「自行宣布」台積電加碼,從2千億到3千億都提過,外界研判,這中間的差額或許是目前台美就調降對等關稅稅率談判的條件之一。
半導體業者表示,232條款尚未明確讓客戶很難決定下半年如何因應,連帶影響供應鏈進退兩難,「目前訂單能見度差,客戶寧願在每次需要庫存時加價下急單。」反而希望232條款趕快確定,才能及早因應。
不過鄭麗君強調,台灣政府仍將此次談判視為從戰略願景出發的機會,談判團隊的目標不僅是爭取更好的對等關稅稅率,也希望能爭取232條款的優惠待遇,並建構台美高科技戰略夥伴關係。
為此,政府將積極推動與美方的戰略合作。談判團隊將邀請高科技業界共同溝通,集結力量來促進台美供應鏈的戰略性合作。這不僅有助於在談判中創造有利基礎,也能在談判後為台灣產業在國際上開創更好的佈局。台灣在高科技產業與美國長期互補合作,這為雙方未來的戰略合作提供了巨大空間。
目前,雖然對等關稅已從32%降至20%,但個別產業仍面臨衝擊,尤其在與競爭國相比時。不過,由於台灣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大部分是ICT產品,且這部分仍在232條款調查中,尚未有最終關稅公告,因此對整體第三季的出口仍抱持樂觀態度。
政府表示,會持續關注半導體衍生產品及設備等美方政策的後續發展。最終的總結性談判將在232條款等議題磋商完畢後才會進行。政府將會盡力爭取盡快完成談判,並在達成協議後向國會與社會完整說明協議內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