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今日召開法說會,由雙執行長胡書賓、許先越共同主持,說明第二季業績與下半年展望。在電競產品與伺服器雙軌帶動下,華碩第二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雖然電競產品的毛利率夠高,不過華碩第二季毛利率還是下滑至12.4%,營益率更劇降至3.4%,前者是2023年第一季以來的單季新低,後者則是2023年第四季以來的最差表現。
華碩表示,第二季毛利率下滑,主要反映對等關稅、匯率變動的因素,其中,匯率變動對毛利率的影響性約在1~2個百分點,關稅對營益率的影響性則在0.5個百分點,也導致華碩第二季營業利益年減、季減都超過40%,為59.59億元。
雖然匯率影響華碩本業的獲利能力,可是華碩第二季卻沒有像多家大型電子代工廠一般出現匯損,反而是出現了10.92億元的匯兌收益,帶動業外總收益上升至51.48億元。
在匯兌收益助攻下,華碩第二季稅後淨利維持在98.06億元,年減17%、季減23%,單季EPS為13.2元,上半年稅後淨利為225.97億元、EPS為30.4元。
華碩評估匯率劇烈變動對毛利率的負面影響,需要3~6個月來恢復正常,由於華碩第二季為了提高供應鏈韌性而投入資金,將原先集中在中國的主機板、顯示卡的產能,9成以上分散至泰國、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伺服器則早已提前至去年第四季就赴美設廠,關稅的影響有機會在第四季穩定下來,所以,今年營益率還是能達到原先所設定的4~5%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