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裡,陳珮騏的成長經歷同樣坎坷。青少年時期就有憂鬱病史,父母離異後,父親因吸毒過世,母親改嫁加拿大。35歲那年,同時處理父系、母系家庭事務被嫌棄,才意識到「原來沒人愛我」。
對應到《百味人生》劇情,陳珮騏也曾被台詞觸動,那一句「其實我常常問我自己,我到底是不是你親生的女兒」,她也曾問過媽媽同樣的話,直言:「我生母常常會忘記她生過我。」兩人迄今逢年過節也不會傳訊息,大約已經有10幾年沒有面對面講話了。
談及角色遭母親「迫害」的經歷,陳珮騏感慨,每個家庭的組合和成長環境不同,但若連家裡都無法感到安心,就不應畏懼家人的眼光,也不要因怕被說多疑而忽略自我保護。
她強調,鎖好門是一種對自己安全的保障,也是讓自己能安心休息的權利,在外則應遠離令自己不安的環境與人際應酬。她認為,現代女性勇於展現身體美與自我風格非常值得肯定,但同時必須懂得保護自己。任何人將女性的穿著解讀為引誘或過錯,都是錯誤的觀念,女性的勇敢與表現不該成為受害的理由。
至於如何面對受害者的處境,她說:「錯誤永遠不在女性,而是在加害者。」她建議,若遇到相關事件,應保留證據、依法報案與採檢,但不會勉強受害者要『勇敢』或『加油』。她主張以理解與陪伴支持對方,「因為這些陰影可能會伴隨一生。最需要的是同理心,而不是空洞的建議或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