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漁業苦哈哈!紡織疊加稅率最高40% 業者:恐比COVID打擊更慘
川普15日改口半導體晶片關稅可能200%,甚至300%。圖/The White House

|即時

傳產、漁業苦哈哈!紡織疊加稅率最高40% 業者:恐比COVID打擊更慘

mirror-daily-logo

2025/08/19 09:59:00

編輯:

吳宜錡

「這波關稅海嘯的打擊可能比COVID更嚴重」一家工具機廠表示,7日美國對等關稅正式上路,美國對台灣多數輸美貨品加徵20%,除已在美設廠、正在建廠、有明確投資承諾3大承諾者,可免除半導體100%關稅;然而川普日前又改口稱可能改成200%、300%,令產業相當緊張。根據統計,傳產、漁業最受衝擊,其中又以中小企業為主,業者無奈表示,再這麼下去「只能轉行」
8月7日美國隊等關稅正式上路,不過川普15日又改口,稱半導體晶片可能課徵200%、300%關稅,將於2週時間決定;市場預估,課稅時間將於9月中至10月初。
根據CTWANT報導,勞動部最新統計指出,截至8月15日,全台將近4千人實施減班休息,也就是所謂無薪假,91%集中製造業,短短半個月內淨增加近5百人,又以受美國關稅衝擊的人數達2388 人,較7月底增加 653人;其中,一家專營出口美國的汽機車車燈大廠就通報412人放無薪假,受嚴重衝擊。
經濟部一項尚未公開之「川普實施對等關稅對我國產業影響研析」顯示,2024年銷美106億元的工具機(占全年產值10.6%)、模具28億元(4.9%)、塑膠製品472億元(11.8%),與電子材料729億元(9.3%),4大產業在美市場主要競爭對手為日本,不過台日間有著5%關稅差距,競爭力直接被侵蝕。
行政院祕書長龔明鑫6日表示,目前以傳產、漁業衝擊最大,舉例紡織品稅率由10%至20%疊加至30%至40%,塑橡膠與自行車等產業也成20+N;然而川普採「雙軌關稅策略」,對多數國家產品依「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課徵基準關稅,並針對被視為戰略產業的進口品依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加徵關稅,2者不會重疊計算。
報導指出,美國1日公告關稅後,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與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相繼發聲,認為20%重創價格優勢,尤其中階機型、中小企業最為衝擊,相較日韓15%,加上新台幣升值,引起市場流失與轉單效應。
一名工具業者就認為再這樣下去「只能轉行」,雖然如此,若經濟陷入「惡性循環」,讓失業潮跟著來,新行業也未必好過;一家工具業者就認為,這波關稅海嘯的打擊可能比COVID更嚴重,表示「如果政府不加大輔導,會有一批直接被淘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