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NN報導,A23a冰山此前重達1.1兆噸,佔地3,672平方公里,略大於美國羅德島州,從1986年自南極洲的菲爾希納龍訥冰架崩裂以來,A23a就一直受到科學家的密切追蹤,被稱為世界最大冰山,雖然偶爾會被2017年時A68及2021年的A76面積超越,不過A23a仍是壽命最長、面積維持最大寶座。
日前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物理海洋學家安德魯.梅傑斯(Andrew Meijers)指出,近期A23a持續向北漂移,就像其他冰山一樣受南極繞極流鋒面(SACCF)移動進入大西洋,由於暴露於逐漸溫暖的海水,「一旦離開南極洲的冰凍保護就『注定要毀滅』」。
梅傑斯指出,A23a近期移動速度加快,甚至一天可達20公里,然而冰山持續北移解體,「我預計這種情況將在未來幾週內持續下去就會瓦解」,甚至導致面積小到無法再追蹤;梅傑斯也說A23a下方「基本上都在腐爛」,預估未來可能像A68、A76一樣,在南大西洋的英國海外領土南喬治亞島附近解體。
目前A23a面積僅剩1,700平方公里,約等於大倫敦的面積,成為世界第二大冰山,第一則由D15a冰山取代;梅傑斯解釋,雖然冰山崩解是一個自然過程,目前巨型冰山數量還不足以讓科學家了解它們是否隨著全球暖化加速瓦解,不過過去幾十年冰山融化數量愈來愈多,多受海水溫升高及暖流所致,最終除了讓海平面上升,也會影響周圍水域生物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