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嘴巴出現「白膜=生病」?醫:這些情形需盡快就醫
起床嘴唇出現「白膜」可能是前一天吃太燙、太辣所致。示意圖/photoac

|即時

起床嘴巴出現「白膜=生病」?醫:這些情形需盡快就醫

mirror-daily-logo

2025/09/04 17:05:00

編輯:

吳宜錡

你起床時嘴巴會出現「白膜」嗎?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分享,早上起床刷牙前,嘴唇或頰黏膜內側,若出現一層「白白的、可以扯下來的薄膜」,看起來有點像「嘴巴裡的眼屎」,事實上是身體的「訊號」;若幾天內自行消失就不需擔心,若超過1週仍未退去,就需要找牙醫治療。
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分享,嘴巴出現「白膜」並不是一種怪病,而是「 脫落的口腔上皮細胞」,口腔與其他細胞一樣每天都在汰舊換新,就像「掉髮現象」,不過量較小,並不會特別注意;當細胞短時間內「集體大搬家」,就會與唾液、細菌混在一起,形成「拉絲感」白膜。

「黏膜細胞」突然增多原因:

  • 吃太辣、太燙:辣椒素會直接刺激黏膜,食物超過60℃就可能燙傷口腔上皮,化學也會刺激對口腔上皮的傷害,導致黏膜脫落或潰潰瘍
  • 口腔乾燥:當睡覺時張嘴呼吸、環境太乾,黏膜就容易因水分不足而剝落。
  • 刷牙太猛或時間過長:刷牙時若過度摩擦,會讓黏膜受傷。
  • 對牙膏、漱口水過敏:牙膏中成分如月桂基硫酸鈉(Sodium laureth sulfate)、苯扎氯銨(benzalkonium chloride)、芳香劑等,都可能導致長期過敏性接觸性炎症,讓黏膜細胞加速汰換。
20250825牙刷、刷牙、漱口杯。示意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ixabay
對牙膏、漱口水過敏也可能出現口腔「白膜」。示意圖/pixabay

出現「白膜」怎麼辦?出現這些情形快就醫!

黃軒表示,當出現「白膜」先不用緊張,多數情況下幾天內便會好轉,可以先避開辛辣燙食、抽菸,換回過去用過且不會出問題的牙膏,並注意口腔保濕,可以多喝水、避免長時間張口睡覺進行改善。
不過若白膜超過1週仍未退去,出現疼痛、灼熱、小水泡,或是扯下膜後出血,伴隨全身不適,可能是受「真菌」如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應盡速前往就醫。
黃軒提醒,嘴巴出現白膜並非怪病,而是一種口腔黏膜的日常代謝,會隨飲食、清潔習慣、化學成分而以所變化;若白膜像「路過的客人」幾天自行離去者,可以放心,不過若「長期住下來還搞破壞」就需要請牙醫出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