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知名「聖馬可飛獅」是舶來品 研究稱兄弟檔從中國皇室得來
研究團隊發現,義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飛獅」可能源自中國,之後被改造而成。圖/翻攝自X

|即時

威尼斯知名「聖馬可飛獅」是舶來品 研究稱兄弟檔從中國皇室得來

mirror-daily-logo

2025/09/09 16:05:00

編輯:

網聞組

義大利的威尼斯對於遊客來說,是由密布的水道、鐘樓、歷史建築構成的文化之都,當中具有象徵意義的,當屬一尊名為「聖馬可飛獅」的青銅雕像,這一形象被刻在城市各處的建築物上。然而,最新研究顯示,這尊青銅飛獅並非出自義大利,可能來自遙遠的中國。
根據《CNN》報導,刊登於學術期刊《Antiquity》的研究指出,這尊雕像誕生於中世紀地中海歐洲政治動盪的時期,但其特徵與當地傳統藝術風格顯得格格不入。義大利帕多瓦大學(University of Padua)團隊認為,它的藝術特徵與唐代有相似之處,並利用鉛同位素分析,表明青銅合金中的銅同位素成分,與中國長江下游流域的礦石一致。
這一發現推翻了過去的假設,認為飛獅的起源來自於12世紀威尼斯一處的鑄造場,或是西元前希臘化時期,受到羅馬、哥德、亞述文化影響,將兩河流域流傳的獅身怪獸做「希臘化」的詮釋而成。然而,研究團隊認為,飛獅與唐代的風格相近,最初可能是一件巨大的青銅器,經過大量修改,並指出銅像上有被去角的痕跡。
研究團隊指出,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在第一次旅行中,在忽必烈的宮廷裡度過了4年,很可能在此獲得這座雕像,並在抵達威尼斯後,為了能迎合當時宗教的形象,將這隻獅子進行大改造,成為聖馬可的神聖象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