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組織「Be One」創辦人帕拉瑪特(Chalida Palamart)在臉書上揭露一起家庭悲劇,一名13歲少年慘遭家暴,滿身鮮血的逃離到鄰居家,起初以為又是一起家暴案件,緊急趕往現場支援。
豈料,少年身上傷勢不是普通的嚴重,且不過無論怎麼詢問少年,就是不開口說自己被施暴的原因,在種種逼問下終於鬆口,竟是因為「多次性侵妹妹」惹得媽媽不開心。
調查後發現,這名少年生長在一個複雜的家庭當中,媽媽和4位男子生下4個孩子,那天年僅8歲的女孩向媽媽哭訴,自己遭到哥哥多次毆打、性侵,母親一氣之下才對兒子施暴,要求警方主動逮補兒子,更揚言要把兒子送進監獄、斷絕母子關係。
帕拉瑪特說,雖然能理解該名母親的心情,但不認同放棄照顧小孩,甚至把孩子送進監獄的決定,認為男孩的偏差行為可能來自幼時的創傷,現在最需要的關愛與心理治療。然而,少年與女孩都已被送進醫院治療。
官員指出,這起事件為刑事案件,無論報案與否警方都會介入調查,不過也因為少年尚未成年,「法院將自行決定是否將孩子送入少年拘留所,或由官員提供保護以規劃孩子的未來」。
該起案件引起社會關注,有人認為支持母親行為,認為可以理解她的憤怒心情,也有人表示,不應該進行「私刑」,強調有必要調查男孩行為的根本原因。此外,也有網友指出,社群上充斥著大量資訊,可能影響了少年,導致他產生「有害行為」。
專家指出,單靠懲罰少年很難解決創傷所驅動的不良行為,透過復健、心理治療等可以減少再犯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受害者康復」。此外,這起案件也顯示出,泰國未能支持身處危機中的家庭,導致許多暴力發生時「代價是孩子」,如何保護弱勢群體也成為未來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