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96分鐘》票房破7千萬 揭秘信義區封街、車廂特效5大幕後故事
《96分鐘》是台灣第一部高鐵災難電影,特地打造了高鐵攝影車廂,也請來有好萊塢特效經驗的溫兆銘打造全片特效,也是林柏宏以動作片為號召的電影。華影國際提供

|即時

獨家/《96分鐘》票房破7千萬 揭秘信義區封街、車廂特效5大幕後故事

mirror-daily-logo

2025/09/21 06:30:00

記者:

田瑜萍

台灣第一部高鐵災難電影《96分鐘》目前全台票房突破7千萬,這部專為電影院大銀幕製作的電影,歷時9年劇本開發,耗資新台幣1.6億,搭建出台灣第一座高鐵車廂攝影棚,就連車廂內的群眾演員也特地舉辦海選挑選,就為了呈現車廂炸彈的緊張感,監製鄒介中也公開5個幕後內幕故事。

內幕1:《屍速列車》上映意外改寫劇本

原本《96分鐘》的劇本設定是在列車的密閉空間裡發生一系列的緊張事件,然而準備啟動拍攝時,韓國電影《屍速列車》突然上映,鄒介中回憶,「看了《屍速列車》我就嚇一跳,拍得真好,還有僵屍跟人性掙扎。」
為了避免雷同,決定將劇情改為雙列車設計,並增加推理解謎元素與加強親情與人性描寫,這才有了現在觀眾看到的版本。但怎知要上映前,還是又碰到了日本電影《新幹線驚爆倒數》也上映,同樣也有炸彈的情節,鄒介中苦笑:「這個就真的沒辦法了,因為我們都拍完了。」
《96分鐘》監製鄒介中(右)、導演洪子烜_2025-09-20.jpg
《96分鐘》監製鄒介中(右)、導演洪子烜。華影國際提供

內幕2:百名群演海選訓練 舞台劇演員成主力

有別於一般電影隨意找群眾演員,《96分鐘》早在開拍前一年就啟動海選計畫。鄒介中與導演洪子烜討論後認為,既然是一部災難電影,所有人從主角到搭車乘客,都必須流露出面對死亡的逼真恐懼感,這樣專業表現不能期待一般的群眾演員能夠完美詮釋,因此在開拍的1年前啟動海選計畫,徵選出100多名演員,其中多數都是舞台劇硬底子演員,有的甚至還具有戲劇系老師資格。
就連曾入圍金馬最佳男主角,拿過金鐘最佳男配角獎的巫建和,拿過金曲獎的黃奇斌,在《96分鐘》中也都是飾演車廂乘客的演員之一。鄒介中還透露一個意外緣分,這部電影曾因疫情與籌資不易暫停拍攝計畫,重新復拍後黃奇斌加入,當時他說自己聲帶受損,卻在電影完成後因手術復原,而將復出的第一首歌獻給了《96分鐘》主題曲〈若無你我欲去佗位〉。
20250920黃奇斌不僅加入電影《96分鐘》演出,還把復出的第一首作品〈若無你我欲去佗位〉作為電影主題曲
黃奇斌不僅加入電影《96分鐘》演出,還把復出的第一首作品〈若無你我欲去佗位〉作為電影主題曲。華影國際提供
這些海選來的群眾演員不僅接受陳雪甄老師的表演訓練,更在拍攝期間Long Stay台中省議會宿舍共同生活兩個月。鄒介中表示,這部電影動用的人力是一般電影的三到四倍,光群演就破100人,食宿費用更是一般拍片的10倍以上,「真的每天看帳單都覺得很恐怖!」鄒介中表示,他有一位好萊塢朋友看完《96分鐘》後說:「你們連沒有名字的群眾演員都演得很精彩、很投入。」讓他開心當初的決定沒錯。
20250920曾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巫建和,在《96分鐘》裡飾演跟女友誤上有炸彈高鐵列車的無辜小情侶。華影國際提供
曾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巫建和,在《96分鐘》裡飾演跟女友誤上有炸彈高鐵列車的無辜小情侶。華影國際提供

內幕3:信義區封街拍攝 千人大陣仗創紀錄

為了在國際上凸顯《96分鐘》的台灣元素,鄒介中跟導演洪子煊看中了信義區這個台北最國際化的區域,來拍攝最重要的爆破場面。鄒介中表示,信義區的封街拍攝,只能申請禮拜一、禮拜二從午夜12點拍到淩晨五、六點。
為了在半夜營造出通亮的信義商圈感,透過威秀影城協助,就不需要一家一家拜訪店家取得同意。威秀影城也協助協調商場內全部店家,打烊後出動留守人力,點燈營造信義商圈的繁華夜景,威秀影城的技術與營運單位亦留守協助拍攝。
20250920《96分鐘》炸了信義商圈大樓,除了動員近5000人次,也靠著威秀影城居中協調。翻攝華影國際 YT
《96分鐘》炸了信義商圈大樓,除了動員近5000人次,也靠著威秀影城居中協調周邊商家。翻攝華影國際 YT
鄒介中透露,那兩週四天的拍攝,每天需動員千人,4天下來約5000人次的拍攝,可說是國片史無前例堪稱大陣仗,也因此拍攝殺青後的凌晨5點多,主要工作人員留下一個難得在信義區街上排字的畫面。
被問到如果要挑選台灣知名地標,為什麼不是台北101?鄒介中笑說:「我想101大家都想炸啦。但是我們都知道要在101拍攝這麼長的時間比較困難嘛,而且賈永婕當時還不是101董事長(笑)。我是希望觀眾在看到這個場景,就知道這是台灣的電影。」
20250920《96分鐘》一場信義商圈爆破戲,共花了4天動員5000人次拍攝完成,最後一天殺青後主要工作人員拍照留念。翻攝@96minutes.mit IG
96分鐘》一場信義商圈爆破戲,共花了4天動員5000人次拍攝完成,最後一天殺青後主要工作人員拍照留念。翻攝@96minutes.mit IG

內幕4:2000萬打造高鐵車廂 LED牆創台灣紀錄

《96分鐘》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耗資近2000萬台幣打造的1:1高鐵車廂攝影棚,因為高鐵需要營運,不可能開放給電影拍攝,因此鄒介中從日本進口新幹線的車廂零件,從無到有搭設起逼真的高鐵車廂,甚至還碰上疫情後缺工問題,整整花了快一年才搭建完成。
這個高鐵車廂攝影棚,目前還留在中台灣影視基地,也是鄒介中的苦心。他遺憾當年為電影《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從美國海運了一架退役的波音747飛機來台灣,組裝成亞洲首座專業飛機攝影棚,後來卻無法保留。
「真的不要說台灣編劇為什麼不寫有關於飛機、列車這些場景的戲,沒有攝影棚怎麼拍?」他表示目前有一些國家對《96分鐘》IP有興趣,他也鼓勵對方來台灣有現成的高鐵攝影棚可使用。
20250920《96分鐘》高鐵車廂攝影棚。華影國際提供
《96分鐘》從日本進口新幹線零件,打造出台灣第一座高鐵車廂攝影棚,旁邊還架了700片LED銀幕用來投射窗外景色,增加真實感。華影國際提供
而為了營造高鐵行進的真實感,劇組更投入800萬元架設700片演唱會使用的LED螢幕,連好萊塢都沒有做過如此大規模的車廂LED設置,當時為此還特地再採購不足的數量。
其中光是電費就花了100萬台幣,因為攝影棚的冷氣要開好開足,避免螢幕設備過熱,從前期測試花了大約兩個月的時間,拍攝時也需要有兩名工作人員監控螢幕穩定度。

內幕5:好萊塢特效師回台 首部台灣電影作品

片中信義商圈爆破、車廂爆炸等特效製作,劇組找到曾參與《星際大戰》和《阿凡達2》的夢想動畫特效總監温兆銘操刀。溫兆銘在Industrial Light & Magic工作,ILM可以說是電影特效產業的始祖,從《星際大戰》《變形金剛》《阿凡達都是他們的作品,而《96分鐘》也成為溫兆銘回台後的第一部台灣電影作品。
20250920林柏宏與蔡凡熙有一場車廂打鬥戲,兩人拍完都得冰敷休息。翻攝@caiven.c ig
林柏宏與蔡凡熙有一場車廂打鬥戲,兩人拍完都得冰敷休息。翻攝@caiven.c ig
《96 分鐘》共製作超過800顆特效鏡頭,約有 90 名成員參與製作。原本以為只需處理一兩百顆鏡頭,沒想到規模一路擴張,其實特效的挑戰並不僅在數量,而是要重建鏡頭實拍難以呈現的角度,才能襯托故事氛圍。鄒介中表示,特效預算約占總成本的10%,一般來說,買片發行的獲利當然比拍國片多得多。例如當年在台灣大賣的《屍速列車》,版權費約為新台幣400萬元,最後票房為3.5億,但對於國片拍攝技術與環境沒有幫助,雖然這次1.6億的成本外界預估要2.9億才能回收,但鄒介中還是願意一頭栽進去,完成一個電影夢。
20250921《96分鐘》花2000萬打造的高鐵車廂攝影棚,如今能在中台灣影視基地保留下來,鄒介中希望日後就能讓編劇發想關於高鐵場景的劇情。圖為李李仁、導演洪子煊。華影國際提供
《96分鐘》花2000萬打造的高鐵車廂攝影棚,如今能在中台灣影視基地保留下來,鄒介中希望日後就能讓編劇發想關於高鐵場景的劇情。圖為李李仁、導演洪子烜。華影國際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