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廷直呼能在中山堂表演「太酷了」,認為在歷史建築前改編經典民歌,正是對時代的接棒。他透露這次特別選曲時,重溫父母輩曾哼唱的作品,並形容民歌旋律「純粹而不受時空限制」,就像一個人獨自說故事的力量,動人且深刻。他期許自己創作的歌曲,也能在50年後被回望時,成為另一段時代印記。
同樣參與演出的魏嘉瑩(小魏)則說,最初寫歌是想替失意的朋友加油,沒想到創作後來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次她特別邀請好友小V郁采真同台,將以木吉他改編潘越雲、齊豫的〈夢田〉與張艾嘉〈愛的代價〉,向前輩致敬。小魏表示,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寫出同樣打動人心的作品。
來自彰化的創作歌手郭家瑋,形容在中山堂廣場演出「充滿儀式感」。他指出,民歌精神提醒著創作者「要相信自己」,只有對作品有信心,才能將真誠化為力量,陪伴樂迷度過人生不同階段。他說,民歌的價值就在於那份初心與真心。
而新生代創作人潘婕則分享,她將在舞台上演唱《外婆的澎湖灣》與《橄欖樹》,前者是她童年放學的廣播回憶,後者則象徵她長大後與自我的對話。她認為民歌代表「質樸的真誠」,是一種不需要過度包裝的動人力量,也正是她一路創作至今的精神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