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壽豐鄉民俞凱倫表示,他救災時發現部分物資站物資過多、品項不均,甚至互不知曉彼此存在,為改善資訊落差,他與友人先成立LINE群組交換訊息,進一步自製「救災資源整合包」,並推出一份Google地圖版本的「光復鄉-救災資訊整合」地圖。
這份地圖迅速在社群瘋傳,內容涵蓋災區內外的物資轉運、收發站、臨時用水、身心醫療、幼兒資源,甚至標示志工及災民住宿點,還有需要大型機械支援的區域。讓趕赴災區的志工能第一時間掌握路況與需求,避免重複投入或浪費物資。
對於地圖與資訊包獲廣泛迴響,凱倫感謝外界支持,強調「每一位參與賑災、地圖製作、現場回報的英雄,都是戰士」。他也提醒志工別忘照顧自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多喝水,一切都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