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看完心好酸 蘇怡寧曝「給總統的信」曝家長心聲:不是只靠錢
蘇醫師說,社會對有孩子的家庭越來越不友善,那麼「不想生」就是最自然的選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醫師看完心好酸 蘇怡寧曝「給總統的信」曝家長心聲:不是只靠錢

mirror-daily-logo

2025/10/08 09:42:00

編輯:

網聞組

世界要能容下孩子的聲音!婦產科醫師蘇怡寧昨(8日)在臉書分享一封媽媽寫給總統的信,提到社會上「厭童」現象嚴重,認為這股氛圍是少子化的根本原因之一。蘇醫師看完心裡「很酸」,這封信提醒大眾少子化不能只靠錢解決,是社會文化的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讓孩子存在」的問題。
這位媽媽在信中指出,社會上「厭童」、「厭老」現象日趨嚴重,甚至幫兒童發生也會遭到網友的攻擊,不乏「不然就別生」、「不然就別出門」的言論。然而政府面對少子化的對策,往往聚焦在財務層面的補助與津貼,至於營造「整體社會的友善文化與氛圍」卻甚少被提及……媽媽認為這點是少子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她以高鐵推行的「寧靜車廂」為例,縱使官方明確說明該車廂規範不包含兒童,但因為缺乏親子友善的補充說明,讓乘客也要求兒童必須保持「絕對安靜」,甚至有家長剛進車廂,還被列車人員提醒「請小孩保持安靜」,導致家長與孩子常變成被投訴的對象,漸漸不敢帶孩子出門,讓願意育兒的家庭倍感孤立和壓力,尚未生育孩子的年輕世代更加卻步,如此對孩子與家庭日漸不寬容的氛圍,不想生就成為自然的選擇,這正是少子化最深層、最難以扭取的危機。
蘇醫師表示,這位媽媽沒有情緒的抱怨,而是冷靜指出社會上厭童現象,如何一步步讓有孩子的家庭感到孤立……家長帶著孩子出門,一點的哭聲、笑聲卻換來周遭的白眼,讓他看完心裡很酸。
蘇醫師說,他在診間看到一個又一個孕育下一代的家庭,但社會卻越來越不友善,指出如果環境不允許孩子被看見,那麼「不想生」就是最自然的選擇,認為這封信不僅是寫給總統,也是提醒每個人,少子化不是只靠錢解決的問題,是社會文化的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讓孩子存在」的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