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備受矚目的《一顆梨子》奪下「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讓今年的廣播金鐘舞台,客語成為最動人的聲音。客家委員會表示,透過捐贈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營運講客廣播電臺,加入創新思維,培養更多客語傳播人才,讓節目在各方向能有好的成績,吸引更多新生代收聽。
由拷秋勤主唱朱皮朱品瑜與聖代、阿儒與Bald組成的《音樂大亂鬥》團隊,以創新節目概念結合流行音樂與客語推廣,榮獲評審團一致好評,讓客家文化以全新語彙融入年輕世代的節奏之中,他們首次擔綱廣播節目主持人就入圍,更氣勢如虹地拿下三個大獎。主持人朱皮朱品瑜以客語發表得獎感言:「感謝一路支持我的人,讓我們自由去做這個節目。」聖代也感動表示:「每次錄音都像回家一樣,謝謝我的亂鬥 Squad。」此節目不僅榮獲三獎,更象徵客家文化以全新語彙融入年輕世代的節奏之中。其實他們製作節目從授權談判、編曲製作、現場演唱到街頭挑戰,幾乎每一集都在「高壓衝刺模式」中完成,累到崩潰,卻也創下前所未有的節目型態。
《阿希米亞狂想曲》由客家金曲歌王劉劭希主持,節目融合音樂評論與文化敘事,展現深厚音樂素養,並以幽默、真誠的方式引領聽眾進入音樂的世界。劉劭希在台上說:「做廣播節目最享受的就是,把眼睛閉起來。忘掉畫面,用耳朵去聽,即使是 Death Metal(死亡金屬)都很美。」他也提到自己曾當過金鐘評審,自認:「得獎不只靠把事情做好,還要看時機與運氣;開心獲獎,但不以此自滿,日子照樣過、節目照樣做。」
由知名製作人羅亦娌與阿凱翔主持的《一顆梨子》,奪下「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以細膩對話和真摯故事呈現客語日常美感。特別的是,羅亦娌製作的客家戲劇《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以16項入圍成電視金鐘獎入圍大贏家,她率先在廣播金鐘榮獲個人獎項,堪稱是摘下好彩頭。羅亦娌表示:「在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廣播是讓人與人相遇的另一種方式。它能穿越時間與語言,帶來陪伴與真實,這正是廣播最動人的地方。」該節目另一位主持人阿凱翔則遠在加拿大追極光時傳回感言:「沒想到能一邊看極光、一邊收金鐘。這座獎,是創作的力量。」
客委會表示,看到客語廣播節目能在金鐘獎舞台持續發光,不僅肯定各項節目團隊的專業實力,更展現客語內容創新與公共價值的可見度,帶動國際客流文化風潮。此外,臺灣是多元文化社會,文化要被看見,也要好看。近年持續支持與推動兼具文化厚度與娛樂性的廣播、影視與跨域內容,鼓勵創作者以創新語彙與大眾溝通,把客家語言與生活美學帶進主流收聽收視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