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姓空服員日前抱病值勤,即便告知當班座艙長仍未獲協助,待米蘭飛返桃園落地後,才前往醫院治療,不過病況急轉直下,仍於16天後不幸離世;消息被揭發後,引起社會關注空服員排班制度、健康自主管理等問題。
一名網友就在社群分享,事實上長榮航空米蘭4天班,實際花費時間雖然為「57小時40分」,不過外站休息時間僅約1日,其中並未扣除通關、通勤至飯店時間,等同於真正休息不到24小時,就需要值勤飛行。
若以台灣時間來看,第1天21時15分進行報到、行前簡報、地面準備約2小時,至23時15分台北起飛前往米蘭,第2日13時35分抵達米蘭,隨後進行地面工作,至14時05分開始即屬於「外站時休息時間」;不過在這之中,並未扣除機場通關、飯店通勤時間。
至第3天15時15分,進行地面準備,於17時15分起飛返回台北,於第4天清晨5時55分抵達,並進行約1小時落地後地面工作才結束行程。
原PO整理後直言「一切看似合法,但卻沒人性」,認為休息時間中有許多工作時間「都不列計工時」,更何況2段時飛行工作的時間皆是台灣的大半夜,「制度需要改善」;貼文一出網友也表示「不要說空服員了」,一般人搭經濟艙到一趟歐洲「都覺得下飛機超累」,且空服員若是住其他地區,還得更早出門準備前往機場。
也有網友認為,責任制的盲點是「沒有再去區分大夜班,給更多的休息」、「應該以起飛前5個小時開始計算上班」;不過一名網友則說「在外站飯店睡覺每小時也有算外站津貼,所以組員爭取外站休息時間也有增加薪水考量」,引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