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植入微晶片刺激神經!巴金森氏症婦人手抖僵硬全改善
巴金森氏症患者福音!微晶片植入腦部穩定神經,僵硬、頻繁跌倒問題會大幅改善。(雙和醫院供圖)

腦部植入微晶片刺激神經!巴金森氏症婦人手抖僵硬全改善

mirror-daily-logo

2025/10/17 11:19:00

記者:

梁孝傑

巴金森氏症患者常因手抖、動作遲緩、肌肉僵硬而影響生活品質,長期服藥後又可能出現藥效波動、突然無法行動的困境。雙和醫院神經團隊透過深部腦刺激晶片植入手術(DBS),幫助患者改善動作障礙,術後不僅能自行如廁、做家事,甚至外出旅行,生活幾乎恢復正常。
70歲的林阿姨,10多年前發現手抖與動作遲緩,最初以為只是年紀大或勞累所致,休息即可緩解,但症狀逐漸加重,甚至出現左手捲曲、左腳拖行。確診巴金森氏症後,雖以口服左旋多巴控制病情,但4、5年後藥效波動明顯,嚴重時甚至突然癱軟無法移動,讓她害怕外出。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千岱表示,長期服藥患者常出現「On/Off」現象,藥效來時可自由行動,藥效減弱時則寸步難行,若藥物無法改善,便可考慮深部腦刺激手術。
神經外科醫師羅偉倫指出,這個微創手術是利用立體定位技術,把直徑只有1.5毫米、不到一根鉛筆尖粗細的晶片,植入腦部視丘下核,透過電刺激穩定神經活動,改善手抖、僵硬與動作障礙,同時降低藥物副作用。手術搭配ROSA機器手臂精準定位,術中即可測試刺激效果,確保晶片精準置入。
林阿姨術後第3天電池啟動僅10分鐘,即能自行如廁,近期回診時已能買菜、做家事,甚至外出踏青、旅遊,生活幾乎回到正常。
羅醫師提醒,若長期用藥後出現藥效波動、異動症或情緒失控,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深部腦刺激手術。新一代DBS還能自動偵測神經訊號、調整刺激強度,使治療更智慧化、個人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