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專家楊登嵙提醒,「小滿」期間人體陽氣旺盛,濕氣亦重,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現腸胃問題、失眠、過度疲勞等症狀,尤其屬虎、馬、羊、豬的朋友更要提高警覺,忌吃油炸生冷、作息不規律、避免過度操勞。只要適時調整、充足休息,自然無大礙。
【食】苦瓜、生薑上桌!忌吃冷飲、油炸物
小滿時節應順應「夏養心」原則,飲食清淡、避免辛辣重口味。建議多吃清熱祛濕、健脾開胃的食材,像是苦瓜、筍子、秋葵、絲瓜、西瓜、冬瓜、綠豆、番茄、山藥等,有助降火氣、消暑氣。
值得一提的是,苦瓜雖好卻偏寒,腸胃虛弱、容易腹瀉的人應少量攝取;而生薑則可改善夏日常見的胃口不佳、食慾不振,適量攝取有益健康。
中醫認為,夏季濕熱易孳生細菌,飲食衛生更要嚴格把關,特別是隔夜菜、生冷食物,容易引發腸胃道疾病。此外,雖然冷飲消暑快,但過量可能導致腹瀉、腹痛,特別是孩童與長者要格外留意。
【衣】穿越少越涼快?其實你搞錯了!
小滿雖進入夏季,但早晚溫差大、偶有涼意,衣著還是要隨時增減。衣物應選擇寬鬆透氣材質,尤其下半身切忌悶熱不通風,否則容易引起濕疹、私密處感染等皮膚問題。
中醫認為,氣溫高於皮膚溫度時,穿得太少反而不涼快。過度裸露會讓外界熱氣反射進皮膚,加重悶熱感,建議衣著遮蔽面積不宜超過全身的25%。
【住】夏夜勿貪涼!濕熱房間小心皮膚病上身
夏天氣候悶濕,家中容易孳生蚊蟲與黴菌。醫師建議,居家環境要保持通風乾燥,定期曝曬被褥、換洗貼身衣物,避免細菌滋生成為皮膚病溫床。
此外,睡覺時勿直吹冷氣或電扇,容易受寒感冒。夏季貪涼不當,入秋後更易咳嗽、風濕發作。
【行】熬夜是傷身主因!規律作息最開運
小滿節氣後日照時間延長,但也提醒民眾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過度疲勞。夏天人體代謝快,容易消耗能量,若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規律,將引起內熱上火、便祕、咽痛、口腔潰瘍等症狀。
【育】清晨運動最合適 太劇烈反傷身
「夏天要出汗,但要適量!」中醫指出,陽氣旺盛應順勢而為,每天清晨進行散步、慢跑、打太極等溫和運動最恰當,既能活動筋骨,也能疏通氣血。
但運動過度、大汗淋漓則會傷陰耗氣,反而讓人更加疲憊,運動量還是要依個人體質適度安排。
【樂】心情煩躁易傷心 藝文活動幫你降火
天氣悶熱、人也容易變得心浮氣躁,情緒若波動劇烈,恐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建議此時多參加棋藝、書畫、閱讀等靜態活動,不僅養心、也助於穩定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