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黑咒風暴!彌勒皇教主陳金龍率五眼聖戰士群詛咒四叉貓、藍綠政要 內政部出手調查
宇宙彌勒皇教教主陳金龍率領五眼聖戰士群,用天眼能力展開集體能量攻擊滅殺特定對象。

獨家/黑咒風暴!彌勒皇教主陳金龍率五眼聖戰士群詛咒四叉貓、藍綠政要 內政部出手調查

mirror-daily-logo

2025/11/07 06:45:00

記者:

社會組

駭人聽聞!國內新興宗教「宇宙彌勒皇教」教主陳金龍,近期遭檢舉成立秘密詛咒群組,集結具「天眼」神通的信徒,每天發出指令,要求集體以意念攻擊包括各國元首及國內外政商名流,包括前總統蔡英文、現任正副總統賴清德與蕭美琴,以及藍營的朱立倫與顏清標等政治人物,連偵辦京華城案的檢察官林俊言、網紅四叉貓都被列入「滅殺靈魂及祖先子孫系統」黑名單,極端惡劣。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證實接獲檢舉,已正式啟動調查。
根據「宇宙彌勒皇教」官網介紹,該教是由現年65歲的教主陳金龍2001年創立,2017年正式向內政部申請許可,成立「財團法人宇宙彌勒皇教基金會」。彌勒皇教的信徒不乏上市櫃公司董娘、會計師、醫師、建築師、地政士與為數眾多的國中小老師及台大博碩士高材生等,大半都是高社經地位人士。

自稱「彌勒皇佛」 自比統御十方宗教皇帝

「宇宙彌勒皇教」與台灣其他崇敬彌勒佛教派最大不同,在於「宇宙彌勒皇教」尊稱教主陳金龍為彌勒佛降世的「彌勒皇佛」,並以中國古代預言書《推背圖》第44卦籤詩「中國而今有聖人,雖非豪傑也周成;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解卦為東方將出現救世主,「中國為東方,而今之而譯音為耳,二字結合為陳;今譯為金;中國自古以龍的傳人稱聖,亦為龍」,代表未來統御十方大千世界的「宗教皇帝」,就是該教教主陳金龍。
20251106宇宙彌勒皇教教主陳金龍自稱是救世主,自居皇帝,用朕稱呼自己。翻攝彌勒國新聞
宇宙彌勒皇教教主陳金龍自稱是救世主,自居皇帝,用朕稱呼自己。翻攝彌勒國新聞
官網還宣稱,陳金龍是在修行過程了解眾生陷於群魔困鎖中,因此以大悲心發其願力,以大佛力去除惡道,重整宇宙天體軌道,繼以大聖心普願眾生等,宣揚新世界宗教觀。不料,宇宙彌勒皇教近期卻遭信徒檢舉,揭發皇教對外宣揚重現彌勒佛淨土,內部卻由教主帶頭、天天下黑咒,詛咒他人。

天天發「彌勒聖火令」 LINE群組指定詛咒名單

據了解,內政部長信箱是在上月中旬接獲一封檢舉信,指出「宇宙彌勒皇教」基金會負責人陳金龍,今年2月從弟子群中精挑細選出「五眼聖戰士」,再成立私密LINE群組進行詛咒他人的行為。
檢舉人驚爆,陳金龍每天都會在群組上傳網路連結或文字訊息,從中指定詛咒對象,並發出「彌勒聖火令」,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當開場白,要求弟子配合用「天眼」能力展開能量攻擊,以群體意念「滅殺」特定對象的「靈魂及祖先子孫系統」或使其「永墜惡鬼道」,然後用「欽此」當結尾,聖戰士們則要一一回覆「遵命,接旨」。
20251106宇宙彌勒皇教詛咒對象包含網紅四叉貓。檢舉人提供
宇宙彌勒皇教詛咒對象包含網紅四叉貓。檢舉人提供
20251106宇宙彌勒皇教教主陳金龍,會在群組發出彌勒聖火令給聖戰士,指定滅殺對象。檢舉人提供
陳金龍會在群組發出彌勒聖火令給聖戰士,指定滅殺對象。檢舉人提供

賴清德、朱立倫都被詛咒 白營人士倖免

檢舉信指出,陳金龍指揮旗下「五眼聖戰士」詛咒對象包羅萬象,名單橫跨政壇與國際名流,包括各國現任或卸任元首如川普、拜登、柯林頓、習近平、澤倫斯基、馬英九、蔡英文、賴清德等;政商名流與全球知名企業家如馬斯克、黃仁勳、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與好萊塢影星莎朗史東。
台灣各黨派政治人物也在他的詛咒清單,舉凡蘇貞昌、陳時中、陳吉仲、劉世芳、邱垂正、何志偉、朱立倫、顏清標與沈伯洋,幾乎可說是藍營綠營都有,似乎獨缺白營人士,就連起訴柯文哲的檢察官林俊言、網紅四叉貓、網軍林瑋豐,甚至曾撰寫宇宙彌勒皇教研究論文批判陳金龍的輔大退休教授鄭志明,都是他們鎖定的目標。
檢舉信指出,陳金龍不斷公開宣傳宇宙彌勒皇教是合法設立的財團法人宗教團體,並以政府許可設立的基金會,作為違反公序良俗行為的擋箭牌,此事一旦曝光,將成為影響台灣形象及聲譽的國際醜聞,內政部應儘速徹查,若屬實,即應撤銷該基金會設立登記,以正視聽。
20251106^EEMD^陳金龍藝術中心_攝影李智為 (8)_2025-11-06.jpg
宇宙彌勒皇教有設立基金會,卻被檢舉糾眾從事詛咒等不當言行,恐被廢止設立許可。

內政部證實接獲檢舉 限基金會10天回報

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指出,收到檢舉信件後已發出公文,正式要求「財團法人宇宙彌勒皇教基金會」針對教主陳金龍被檢舉召集弟子詛咒他人的行為,文到10日內查處報部,內政部會依據該基金會回覆查處情形,研議是否做出進一步處置。
宗教及禮制司指出,根據內政部依據《民法》訂定的「全國性宗教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獲許可設立的全國性宗教財團法人若有「設立目的、宗旨或業務項目違反法令、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可依《民法》第34條規定撤銷或廢止其設立許可。

★本文為《鏡報》獨家報導,歡迎各界引用並明確標註來源;照片攝影版權所有,請聯繫《鏡報》取得授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