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晚間發出新聞稿表示,經總統賴清德指派,蕭美琴於今晚(歐洲時間7日下午)在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下,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應邀出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假歐洲議會舉辦之年度大會,並以「Taiwan: A Trusted Partner in a Volatile World」(台灣:動盪世界中值得信賴的夥伴)為題發表演說。
總統府表示,相關情形將於蕭美琴返國後進行說明。
IPAC共同主席、民進黨立委范雲身在現場,她表示,這是台灣首次以正式會員國身分參與IPAC年度會議,也是史上第一次有台灣國會議員踏入歐洲議會,正式參與跨國議會對話。而蕭美琴現身歐洲議會IPAC高峰會發表演說,更是我國元首級高層首次於外國國會發表演說。
范雲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代表國際對台灣的支持已來到新的高度,這是台灣的重要時刻,更是民主聯盟團結抗衡威權的歷史里程碑。
范雲向IPAC成員表達,感謝他們長期對台灣的堅定支持。她提到,去年蕭美琴在捷克遭遇中國策劃車輛衝撞事件時,IPAC第一時間公開譴責中方的跨境鎮壓,展現民主國會間的團結。
范雲指出,IPAC是全球唯一以對抗中國威權為核心的國際組織,而台灣身處威權威脅最前線,有能力、也樂意將自身經驗貢獻給世界。
范雲表示,IPAC有超過40個國家、近300位跨黨派國會議員,去年於台北高峰會通過反制中國曲解聯大2758號決議文的模範決議,隨後已有近10個國家議會陸續通過相關議案,展現IPAC在跨國議會的實質影響力。今年在布魯塞爾的會議,也將於8日通過聯合決議,期盼與各國攜手,進一步共同抵禦中國威權擴張。
范雲進一步表示,能以台灣共同主席身分踏入歐洲議會參與IPAC年會是莫大的榮耀。她強調,將在會議中全力爭取國際對台灣最堅定的支持,讓世界看見,台灣不僅堅守民主與人權的價值,更展現追求經濟繁榮與維護區域安全的決心。
IPAC本次高峰會於7日至8日在歐洲議會舉行,來自超過20國家、50多位跨黨派國會議員與會,包括IPAC執行長Luke de Pulford、共同創辦人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以及歐洲議會共同主席Miriam Lexmann與Bernard Guetta等多位重量級議員。
會議聚焦中國的全球擴張與威權滲透,各國代表依序分享其面對中國威權擴張的挑戰及建議IPAC如何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