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聯社》報導,事發於10月15日,延世大學一堂大三選修課「自然語言處理(NLP)和ChatGPT」正在進行線上期中考,有多名學生利用AI集體作弊,該堂課修課人數多達600人,粗估作弊人數恐超過半數。
事發後,該堂課程教授發布通知,表示若主動承認作弊,該科目將以0分計算,若堅持不承認作弊者,將依校規處置,嚴重將面臨停學處分。
此外,同樣為名校的高麗大學,一堂名為「對老齡社會的多學科視角理解」大型遠程通識課,約有1400多名學生修課,也傳出學生在上月25日線上期中考時,利用通訊軟體KakaoTalk聊天室分享考題截圖作弊。
校方表示,經討論後決定將該科期中考做出「全面無效」處置,並研討作弊學生後續處分及期末考方式。
專家分析,多所大學都傳出集體作弊,與2020年代以後線上大型講座普及、AI技術發展快速有密切關係。其中,不少大學因財務考量,增設大型講座,教授難以顧及每位學生,導致學生作弊事件頻傳。
根據南韓大學資訊公告平台數據顯示,延世大學超過200人的大型講座已從2020年75個上升至104個,遠距教學課程在2023年第二學期僅有34個,到了今年第二學期,已暴增到321個,專家認為,校方不應該將作弊事件只歸咎於學生的道德缺失,應全面檢討現行的教學與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