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最強冷空氣明來襲!下週「這天」起低溫探12度 2地區小心較大雨勢
吳德榮指出,明日將會有入秋以來最強的冷空氣南下。圖/翻攝自洩天機教室

入秋最強冷空氣明來襲!下週「這天」起低溫探12度 2地區小心較大雨勢

mirror-daily-logo

2025/11/16 09:53:00

編輯:

魏君程

秋高氣爽!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中撰文指出,今日晨間受輻射冷卻影響,氣溫較昨晨間略降,截至4時42分縣市平地最低氣溫出現在新竹(關西鎮)15.7度;各地區平地的最低氣溫約在16至18度。吳德榮接著指出,北部最低溫在桃園大溪區17.4度、中部雲林古坑鄉17.2度、南部高雄内門區18.2度、東部花蓮壽豐鄉15.8度。
吳德榮接著說,根據昨日20時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今日各地晴朗、秋高氣爽,白天舒適微熱、早晚涼;北海岸、東北部晚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今日的各地氣溫為北部17至29度、中部17至32度、南部18至33度、東部16至30度。另外,明(17)日將會有入秋以來最強的冷空氣南下,迎風面北部、東北部及東部轉有雨,氣溫逐漸下降,有局部較大雨勢,應注意。
週二(18日)東北季風迎風面水氣偏多,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有局部短暫雨,北台溼涼微冷,中南部白天舒適、早晚微冷。週三(19日)、週四(20日)迎風面水氣逐日減少,週三北海岸、大台北東側、東北部仍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北台偏涼微冷,週四天氣好轉,白天起氣溫回升。
吳德榮表示,週三、四的清晨苗栗以北仍將出現12度左右的平地最低氣溫,台北氣象站則降至16度左右,雖未達「大陸冷氣團」的強度,但氣溫比前週低了不少,仍應注意穿著調整。週五(21日)、週六(22日)迎風面水氣漸增,北海岸、大台北東側、東北部及東部有局部短暫雨,背風面晴朗穩定;北台偏涼,中南部白天舒適、早晚涼。
各地氣溫方面,臉書粉專「天氣風險」指出,這波進入秋冬以來最強的冷空氣,週一各地低溫大概19至23度,到了週二晚間,北部東北部低溫剩下17度,中南部低溫17至19度。東南部低溫在20度上下。週三晚間,北部東北部低溫15至16度,中南部低溫16至18度,東南部低溫20度左右。週四以後冷空氣減弱,各地低溫才會以每天1度的速度回升。高溫部分,北部東北部週四前高溫17至18度,中南部高溫大概還有21至24度。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中表示,台灣的天氣變化跟季風息息相關,但東北季風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因為海洋和大陸的比熱不同。冬季時由於地面接收到的太陽熱量少於往宇宙空間輻射散失的熱量,因而大陸迅速冷卻,形成冷高氣壓;而海洋上相對較暖,形成暖低氣壓,於是冬季風就會從內陸的冷高氣壓流向海洋的暖低氣壓。
根據觀察,季風所帶來的影響在亞洲南部和東部最為明顯,冬季時高壓在寒冷的亞洲大陸上發展,當寒冷而乾燥的空氣自亞洲大陸吹出後,因地球自轉的偏向力,使得風在向南流動的同時,朝運動方向偏右前進,亦緩慢地以順時鐘方向旋轉,最後,當冷空氣經過東海吹到臺灣附近時,風向往往轉向成東北風,形成我們所熟知的「東北季風」。
另外,在冷空氣抵達臺灣之前,若在經過海面路徑過程中,有吸收到較多的水氣時,臺灣北部及東北部就經常會出現陰雨綿綿的天氣,就好像本週的天氣一樣,是由東北季風主宰影響,高溼、涼冷有感;甚至,還有機會提升至接近大陸冷氣團的強度等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