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餐花不到10元!為何大陸年輕人超節省?「2問題」成謹慎消費主因
兩餐花不到10元!為何大陸年輕人超節省?「2問題」成謹慎消費主因。示意圖/取自pixabay

兩餐花不到10元!為何大陸年輕人超節省?「2問題」成謹慎消費主因

mirror-daily-logo

2025/11/16 14:37:00

編輯:

許苡晴

中國大陸正面臨多項經濟挑戰,政府希望年輕一代增加消費,以促進經濟增長,但說服他們花錢並不容易。有官員指出,國內各階層的消費不足,正拖累經濟前景,而對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高失業率」和「房市困境」讓謹慎消費成為理性選擇。
根據BBC報導,中國大陸青年失業率長期徘徊在接近20%,房地產危機使得在大城市購房的希望顯得遙不可及,這種不確定性促使許多年輕人擁抱節儉生活,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各種省錢技巧與極簡生活分享。
一名全職網紅「張小米粒」就以極簡生活為主題,分享如何用普通肥皂替代昂貴護膚品,並展示耐用、高性價比的服飾與包包,她在小紅書平台擁有9.7萬粉絲,並購過企業付費推薦產品,她表示,希望粉絲能避免消費陷阱,減輕生活壓力。另一位29歲網紅「北漂的小小草」則分享低成本飲食技巧,用約1美元(約7.1人民幣)即可製作兩餐,他靠節儉生活在6年間存下130萬元人民幣,對他而言,勤儉是生活必需,而非選擇。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大陸經濟過去依靠出口與投資保持增長,但如果國內消費不提升,長期增長將受制約,目前中國家庭消費僅占GDP約39%,遠低於多數發達國家的60%左右,相比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如今的年輕人對未來更悲觀,他們更關注如何增加收入並削減開支。高教育水平與勞動市場需求之間存在錯配,也加劇了青年消費低迷,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喬治·馬格努斯表示,許多擁有碩士學位的大學畢業生從事快遞等基層工作,科技產業雖是國家重點,但並非勞動密集型,吸納勞動力有限,令年輕人收入和消費意願受抑制。
瑞典國際事務研究所的海蓮娜·洛夫格倫則提到,中國經濟過度依賴出口與投資,消費占比不足,通貨緊縮也讓潛在消費者延遲購買,等待商品降價,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壓抑經濟增長。年輕人延遲大額消費,可能導致企業減價,但若通縮持續,企業倒閉風險增加,拖累整體經濟。專家建議,建立更完善的社會保障網絡、提高最低工資或提供購物補貼,可能有助提振二三十歲消費者信心。
即便如此,節儉已深植中國文化。網紅張小米粒坦言,「我祖父那一代非常樸素,非常節儉。中國人的節約是刻在骨子裡的。」在面對高失業率、房價高企與經濟不確定性時,年輕人更願意儲蓄而非消費,這也成為中國經濟能否順利轉型的一大挑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