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昌曾用「女兒」形容《斯卡羅》一劇,出席定名記者會時,曾表示:「2016年我生了一個『女兒』,感謝公視、感謝曹導對我這個『女兒』非常疼惜,今天彷彿看到女兒訂婚,非常開心。」
支持《傀儡花》更名《斯卡羅》!展現台灣原民文化精髓
《傀儡花》以歷史上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在恆春半島南端外海發生船難事件為主軸,描述船員登岸求生因誤闖原住民領地遭戫首,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法比歐飾)奉命前往調查,而後與琅𤩝十八社大股頭卓杞篤(查馬克·法拉屋樂飾)簽署和平盟約「南岬之盟」的故事。
對於《傀儡花》被更名為《斯卡羅》,陳耀昌也曾表示,本書因為是台灣史小說,為反應清治時期的台灣,故使用當年清朝官方文書之用語,包括「羅妹號」(而非「羅發號」)及「傀儡山」、「傀儡番」,而書名《傀儡花》原意為地域名和虛構角色「蝶妹(温貞菱飾)」的結合。
但為了避免衍生不必要之誤會,陳耀昌也同意在影視作品上如有更符合的片名進行更改,希望能展現台灣原住民部落文化的精髓,也能維持原著所欲傳達的族群「和解、共生」、「多元文化」、「多元史觀」、「多族共榮」的台灣,以打入國際市場為前題,讓全球增加對原住民及南島文化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