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於暑假登場的《瑞星盃》,今年共有228位選手報名,來自台灣與全球15個國家,包括西班牙、英國、烏茲別克、美國,以及瑞莎的家鄉烏克蘭,首次參與的波蘭選手也在其中,共計138位海外選手參與,讓台灣韻律體操在國際舞台上愈發受到關注。
瑞莎感謝一路以來支持活動的單位與贊助商,「活動辦得更盛大,壓力一定會有,因為想做得好,希望15個國家的選手會想再來。今年前三名有獎金,還有很多禮物,會選出一位 miss RISING star,一整年每個月都能領獎金。」不過她也坦言,最困難的是籌措資源,而體協則和往年一樣未有實質支持。
談到今年6月,體協帶領台灣國家代表隊赴保加利亞參加第3屆韻律體操青少年世界錦標賽,結果在34個國家中敬陪末座,讓她感到不捨與無奈。「我不想批評,但真的需要改革,看到這樣的結果我也滿傷心的。」
她提到,有些選拔制度令人困惑,例如選上的選手被要求簽下放棄同意書,將名額讓給他人,「我寫了很多信,但都沒有進展。我不想把所有事情攤在陽光下,只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努力發展台灣這項最美麗的運動。」
瑞莎強調,選手們都很努力,運動的發展應該要有清楚的方向與目標,而非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依規定,選手年滿14或15歲才能參加國手選拔,她也擔心自己因公開發言而影響到小朋友的未來機會,「之前不敢講,是因為希望能替瑞星的孩子們爭取機會,但現在的情況,確實有點令人擔心。」
說到這裡,她一度哽咽,但仍堅定表示:「我希望台灣能有好的成績,努力至少要有希望。我真的很愛這項運動,就算手腳斷了,也會繼續做下去。」談到每年面對烏克蘭戰爭新聞總讓她難掩悲傷,這次瑞莎努力不讓情緒潰堤,希望以笑容與積極能量,為所有選手與觀眾帶來更多陽光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