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之森:阿里山森林鐵道紀行》原始版本以8K超高畫質與22.2聲道震撼呈現,完整紀錄阿里山森林鐵道的自然奇觀與百年人文風貌,並深入捕捉獨特的鐵道工法,例如「獨立山8字爬山」、「水社寮馬蹄形彎道」與「阿里山火車碰壁」之字形鐵道設計等。
而於國立科學教育館「小黑盒劇場」推出的沉浸式版本,在原製作團隊基礎上,由原班台日製作團隊與科教館共同重新打造,透過導演安藤良美重新剪輯,特別設計牆面與地板的雙投影畫面,並加入許多原片未曝光的珍貴片段及全新設計的CG動畫。在音效方面,NHK聲音工程師更兩度來台,將原有的22.2聲道設計升級為更具環繞感的64.6聲道環繞音場,搭配高達300吋L型環繞螢幕,讓觀眾彷彿真實穿梭於山林間,見證臺灣阿里山百年鐵道的壯麗奇景。
公視總經理徐秋華、日本NHK新事業開發部專門部長加藤拓、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劉火欽親臨首映現場支持這項紀錄片沉浸式版本發布會。現場播映時,新奇且特殊的影音體驗,也吸引觀影的孩子們在地上追著阿里山小火車行進而在投影幕上玩耍。
公視總經理徐秋華表示:「這部作品不僅是公視與NHK攜手合作的旗艦級鉅作,沉浸式版本更是公視在數位轉型與創新媒體內容開發上的成果,同時也展現了科普教育與文化結合的美好案例,透過在國內外觀眾常造訪的科教館放映,也讓世界看見台灣。」
科教館館長劉火欽也提到,「耗資3千多萬建置沉浸式劇場,目的是要提供在商業影廳、一般博物館無法提供的體驗場域,目前海外只有法國有這樣L型螢幕;但科教館提供這樣新穎服務,讓一般民眾可以親近、體驗科學」他也謝謝臺灣公視與日本NHK免費提供給科教館播放這樣優質的節目。
日本NHK代表加藤拓則指出,「沉浸式版本確實是科學與文化融合的新型態影像體驗典範,我們深信它將開啟未來內容發展的嶄新可能。也期盼觀眾盡情享受這場五感交融的阿里山之旅!」。加藤拓也表示:「本次劇場版是在科教館使用的300吋L型螢幕與64.6聲道立體音響進行放映,這是世界頂尖的沉浸式設備,在如此優異的環境中呈現本作品,NHK深感榮幸。」
公視與NHK長期以來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總經理徐秋華會中也提到,除了《神木之森》,雙方目前正合製多部精彩節目,包括描繪臺灣「里山」風貌的自然紀錄片;日本熱門自行車節目《騎鐵馬遊日本》的臺灣在地化版本《騎鐵馬遊臺灣》;以及紀錄臺灣火箭在日本北海道發射過程的科學作品。
《神木之森:阿里山森林鐵道紀行》沉浸式版本將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小黑盒劇場」長期放映,這不僅是公視「感動國民,躍動國際」使命的具體實踐,更將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推向國際舞台,開啟臺灣8K與多聲道錄音製作的新頁;期盼觀眾親臨體驗,一同感受這場結合科技、文化與自然的絕美沉浸式體驗。